“早就听说了端孺在国子监的才名,那几场辩论,将年长的同窗们也辩得口服心服。横渠弟子,果然不凡,闻名不如一见那!” 明远在一旁听着,不由得对身边的小豆丁刮目相看:种师中竟这么厉害吗? 不过,按照薛绍彭所说的,薛大衙内在国子监内全靠抱自己这位小师弟的大腿,才得以过关。现在与王雱说的一对照,自己这位小师弟,应当确实不凡。 谁知种师中听闻,依旧是少年老成地谦虚了一下,然后说:“真理越辩越明,学术辩论嘛,辩多了,自然有心得。” 王雱先是惊异于种师中所说的“真理越辩越明”,然后便抬头望向明远,笑道:“远之,如今我是信了,端孺与你是同门,妥妥的同门!” 明远差点想要摇手否认:不,横渠门下,我只是个凑数的。 忽而一阵寒风,打着旋儿卷来,王雱从马车里出来,这时便打了个哆嗦。 明远关心,连忙问:“元泽兄身体可好些了?” 王雱笑道:“好极了!” “须知自上次往远之家做客之后,愚兄就觉得身轻体健,与往时不同。偏偏家母与拙荆还不放心,轮番请了大夫来看。甚至还有上次丰乐楼那位,傅堂大夫。” “他诊脉之后告诉我,说是脉象已完全变化,就好像我从未得过什么心衰之疾一般。” 王雱爽朗地哈哈一笑,再次相邀:“几位,看在小弟这么大冷天还跑出来相邀的份上,就请拨冗往府上一聚吧。” 说着他转向种师中:“家母特地为端孺准备了羊肉馅的馄饨……” 明远望天:王雱竟然找准了方法。 以吃食来邀请种师中小朋友,那绝对成功啊。 果然,只见种师中一对乌溜溜的圆眼睛透着光,望向王雱,喜孜孜地点点头。然后他转向身后的明远:“师兄——” 明远:好好好,不就是撒娇大法吗?我认栽了。 明远一点头,种建中不可能再说不。 当即种师中坐了王雱的马车,明远、种建中和向华三人骑马,一起向位于崇仁坊的相府过去。 走在路上,明远突然想起春天时他被“榜下捉婿”,误捉入相府的情形。 他忍不住“噗嗤”一声自己笑出声来。 “实在是没想到啊,第一次进相府,是那种情形。现在再进相府,却又是这种情形。” 种建中就在他身边,原本一直默然不语,现在沉声开口:“小远想得到王相公邀我等前往,是为了什么吗?” 明远也很好奇,但他并不太在乎。 “不用管旁人究竟是为了什么,我只知道今日是冬至,要吃馄饨。” 而王安石家准备了羊肉馄饨。 第124章 百万贯 明远一行来到崇仁坊, 王安石府邸。今日已是冬至,时近傍晚,在宰相门前候见的官员还是很多, 车马从府邸门前一直排到巷口之外。 明远与种建中下马,而种师中由王雱亲自牵着,一起迈步下了马车。引来相府门前的一干人等围观。 旁人都认得王雱是相府大衙内,但不知道明远和种家兄弟的身份,于是猜测纷纷。 明远不理会那些议论,只管跟着王雱进门。 他竟还有心思观察, 王安石府邸发生了什么变化没有—— 没有!王安石的相府依旧是一座朴素到接近寒碜的府邸。前庭依旧是光秃秃的只有两座假山盆景, 大半年不见,这盆景上的假山上连青苔都没多出一片来。 他随着王雱进院时, 只见一人从院中走出来。来人身材高大,相貌英伟,曾经留给明远很深刻的印象——正是那位, 苏轼见到需要举起“便面”,以掩饰自己行藏的朋友,章惇。 “子厚兄已经见过大人了?” 王雱见了章惇便笑着打招呼,看情形两人应是关系很好。 谁知听到这个字号,种建中、种师中和明远全都站住了。 王雱恍然大悟, 连连对种明等人说不好意思:“抱歉抱歉,重了令师的字号。” 张载字子厚, 章惇也字子厚,两人姓氏同音,表字相同。听到这个名字, 明远他们全都得站住。 章惇也立即明白眼前这些都是横渠弟子了。 他一眼扫过, 视线在种建中身上停留了好一会儿, 似是非常欣赏种建中的勃勃英气,对明远这样相貌绝好但半点也不强壮的,章惇似乎没有什么兴趣。 “元泽!今日别过了。来日待我章某人功成回京,再与元泽闲话西南风物。” 与种明等人匆匆见过,章惇立即与王雱告别。 “章兄明日就出发去荆南了吗?”王雱吃惊地问。 “事涉夷人作乱,事不宜迟,我今夜就走!”章惇一声长笑,挥手向王雱作别。 荆南?夷人作乱? 短短只言片语,却传达了很多信息。 明远小声地自言自语:“章子厚……难道已经开始了宋朝版的‘改土归流’了吗?” 种建中在明远身边,闻言一头雾水:改土归流?什么改土归流? 但明远也不解释,种建中再瞪眼也猜不出个所以然来,于是只能眼睁睁看着章惇离开,再由王雱将他们带进相府。 王安石膝下有两子两女,如今两女俱已出嫁,次子王旁在外任官。冬至日便只有王安石夫妇与王雱夫妇。 明远一行人终于在书房见到了王安石。 王安石如今五十来岁,身材不高,脸庞也颇为消瘦,两鬓一片繁霜,可见这位宰相在任上当得也很辛苦。 这位名动天下的重臣宰相,此刻穿着家常的圆领道袍,面上没有过多的表情,接受了明远等人小辈的礼节。他只是在听见种建中自报家门的时候抬头看了一眼,然后眼神在明远面上停留了片刻,最后在种师中那里,眼里终于流露出了一点点温柔笑意。 相较之下,王家的大衙内在为人处世之上比乃父强得太多了。他笑着向几位朋友致欢迎词,热情招呼几人入席,并请众位不要拘束。 王安石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立即吩咐摆饭。 王家这顿冬至饺子显然是一早就准备好了,王安石一声令下,就全送了上来。 面对热气腾腾的一桌家宴,明远直接傻眼—— 只见王家的家宴非常简单,只有一样主食:就是羊肉饺子,当然,这时人们将之称为“馄饨”。 每个人面前都是一盘馄饨,饭桌中间,还有一大盘馄饨。除此之外,就只有一些冬菜。 汴京一带气候寒冷,到了冬季便没有蔬菜。各家各户的冬菜都是立冬时预先储的。 像明远的长庆楼,便自有渠道,去一些地气较暖的村落,或是有温泉的地方,采购一些冬日自种的新鲜蔬菜,比如韭黄、生菜、兰芽、勃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