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佩文学 > 其他题材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 分卷阅读21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12(1 / 1)

之类①。但王安石家看起来全不是这样,宰相家的冬菜,都是经过腌渍处理,做成了泡菜。 除去这些开胃解腻的小泡菜,桌上就只有佐料,醋、姜丝、芥辣之类。 席上也没有酒。 王安石待饭桌上的东西上齐,只淡淡地说了一声:“请用!” 于是,王雱带头,种建中与种师中跟上,明远愣了片刻,才反应过来到了埋头大吃的时候了。 王家看似严格执行“食不言”的饮食纪律,大家一起闷头吃,谁也不说话。 这和明远在京兆府时,与舒氏娘子和十二娘一起时一样。虽然那只是明远的“半路家庭”,但此刻此景,令明远不由自主地回忆起母亲和妹妹,想念起一家人在一起时,那种其乐融融的感觉。 明远不得不说,王夫人的羊肉饺子,做的相当不错,搭配腌渍的小菜,正好开胃解腻。 而种建中和种师中两兄弟更是吃得头都不抬。 王雱看他们两位吃的香,更是面露笑意,想要说些什么,一见王安石还在埋头吃饭,就也不便开口。 至于王安石,他就真的像是传闻中一样,只就着面前的一碟,一枚一枚地吃,将里面的饺子全吃完了。 距离王安石有数尺、甚至是数寸之遥的那些碟子,小菜或者是佐料,王安石如同看不见一般,动也不动。 明远所坐的位置正在王安石侧面,身后是一座屏风。 明远始终感觉屏风后有人在看着这边,耳畔能听见衣物摩擦传出的窸窣声。 待他们吃了大半,种建中和种师中面前的碗碟几乎要全空的时候,明远清楚听见背后有位妇人的声音开口低声道:“赶紧、赶紧再添些馄饨……都是些半大孩子,胃口正好的年纪!别让饿着了……” “唉,老爷与大哥请客也没早说一声,得亏家里还多预备了些……” 听声音口吻,应当是王安石夫人吴氏。 或许普天之下的母亲口吻都是一样,明远一下子又想起了母亲舒氏,心底一阵暖意油然而生。在久远记忆里极少有机会感受到的家庭温暖,此时此刻重又真切感受到了。 王夫人发话之后没过多久,一名老仆就双手抱着一大盆热气腾腾的羊肉馄饨出现在门口。 而种建中与种师中都吃空了眼前的盘子,见到新添上的满盆“馄饨”,都微微松了一口气…… 这一顿饭吃下来,明远填饱了肚子,身心俱暖。 至此,他终于有点明白了王安石邀请他们到府上吃饭的用意——他和种家兄弟,都是独自在外,冬至时无法与家人团聚。王安石便邀请他们上门,吃一顿便饭,或许能稍许安慰思乡之情。 不管这是王安石本人的意思,还是王雱提议的,明远对此都很感激。毕竟不是历史上每位宰执都能做到这一点。 而王家的这一顿如此俭朴的“冬至宴”,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王安石对于自家的财富毫无兴趣,甚至是毫无概念。他一力推动变法,确实并非为了私利。 待到所有人都吃完,明远等人都放下筷子。 而种师中恰如其时地打了一个饱嗝,小脸上随即露出羞赧的神色。 王安石转头望着种师中,突然开口,问:“百姓足,君孰与不足?” 明远一头雾水:……这是什么? 只听种师中马上回答:“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曰:‘二,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王安石与王雱同时鼓励地点头。 ——原来竟然是经义的现场问答? 王安石问了经传中的一句,而种师中马上就答出了出处。 只听王安石重复了其中一句:“如之何其彻也?” 这时,只见种师中一张小脸绷得紧紧的,完全没了刚才吃馄饨时候的满足与闲适。他思索了片刻之后,便高声答道:“民既富于下,君自富于上。盖君之富,藏于民者也;民既富矣,君岂有独贫之理哉……”② 不假思索,滔滔不绝。 王安石父子顿时对视一眼,同时点头。王安石甚至还满意地伸手拈须,一派老怀安慰的模样。 明远偷偷瞄瞄种建中的神情,只见种建中一张脸也绷得很严肃,但是眼中也流露出赞赏与喜悦,显然觉得弟弟答得非常不错。 明远:敢情只有我一个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呀! 一时席面被撤了下去。。 “远之,请随我来。” 王雱轻声细语,将明远带出王安石书房外的花厅。 明远望望身后,种建中与种师中都坐在王安石对面。 他基本可以完全确定,王安石今日要见的,是种家的这两位兄弟。 自己只是个陪客。 但明远非但没有感到失落,反而感到很庆幸——至少王雱不会像刚才考较种师中那样考较自己,熟人嘛,多半拉不下这个面子。要是亲见王安石,恐怕不会有这样的待遇。 王雱引着明远,经过后院一条鹅卵石小径,进入了一座独门独户的小院。 明远突然意识到,王雱这是将自己引去他自己的住处。 果然,王雱将明远引进一间书房,随手用“自发烛”点亮了室内的油灯。 灯火幽幽亮起,照见这书房中汗牛充栋的书册。 明远便在心里大声道:惭愧! 王雱虽有神童之名,可是从他的书房来看,应当也是寒窗苦读了十多年,才能有如今的“才名”与“文名”的。 “元泽兄,多谢今日……” 明远先向王雱开口,想要诚挚感激。 谁知王雱却轻轻摇手,表示不算什么。 他来时一直唇角蕴着笑,此时才突然大笑出声。 “远之贤弟真是好本事!” 明远在读书人面前一直感受着压力。现在反而糊涂了。 “逼着高家吐出他们低价运进京的石炭,给了军器监!” 王雱实在是没忍住,畅快地一阵大笑。 原来是这个——明远吁出一口气,心中放下一块石头。 “愚兄原本还想着要不要为你出头,弹劾的词章都准备好了……” 原来,明远的山阳炭长与高家炭行的石炭之争,王大衙内也一直看在眼里,准备好了自己出手帮忙。 “高家这等豪商,惯会低买高卖,囤积居奇,又或是刻意压价,逼死对家……今日他们总算在远之手里吃到了苦头。” 明远:我其实能够理解。 高家这样的巨商,手上拥有大量的资金,背后又有权力撑腰,自然追求垄断,试图将竞争者都挤出局,好让自己一家独大,往后不就可以肆意妄为,想赚多少就赚多少了? “如今有人建议在汴京设立市易司,平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