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佩文学 > 未来科幻 > 带着超市去逃难 > 分卷阅读8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3(1 / 1)

木匠们是分部件做好的,每样部件的尺寸和样子是学校学生给出的,现在正在按照图纸组装起来,看看它能不能达到大家想要的效果。 “轻一点,别弄坏了。” “部件二十三在哪里,这里怎么缺了个零件。” “这个大小正合适,陈木匠你手艺真好。” …… 吵吵闹闹中,水车终于安好了,几个力气大的人按照学生的要求,把它放在预先测算好的位置。 众人安安静静地站在一边,看着水车一点一点挪到正确的位置,屏住呼吸,一眨不眨地盯着水车的动静。 一个呼吸过去了,水车一动不动。 两个呼吸过去了,水车轻轻颤了颤。 三个呼吸,四个呼吸……水车的大轮子慢慢转了起来,清澈的水流缓缓出现在之前挖好的沟渠中,朝着田地流淌而去。 “动了动了!” “有了有了!” 大家惊喜地走了几步,围在沟渠前,看着一小股清水缓缓移动,就像在看刚刚出生还在学走路的孩子,想碰一碰又不敢碰,眼角眉梢都透着和善的笑意。 几个学生也长长地松了口气,宣宁率先鼓起掌来,正围观水流的人们也反应过来,拼命鼓掌,巴掌拍红了还嫌不够,嘴里夸奖的话也是一串串地往外冒。 “王树,好样的,你小时候我就说你聪明,长大了比小时候还聪明。” “哥你真厉害,能做出来这么好的东西。” “我大姨才厉害呢,听说做这个要学很多数学的东西,我除法都算不明白,那些公式看一眼就开始眼晕。” …… 几个学生被夸得不好意思起来,两颊通红,眼睛却亮晶晶的,一看就知道心里正开心:“我们也是按着图纸做的,是最开始发明这个人厉害。” “也是木匠铁匠们手艺好,不然可打不出这么严丝合缝的东西来,我们有再多的想法,那也就在梦里能看看,可没法做出来给大家用。” “我们也就干了点活,这要不是你们天天跟着,告诉我们这里怎么修那里怎么造,我们会干什么啊。” “我算看出来了,你们在这互相夸呢。” “都夸都夸,你们都得夸一夸。” …… 宣宁笑着离开了互夸现场,回到了农庄里。 绿柳正在等她。 当初那个被自家老爷一脚踹下马车、扔进难民堆里自生自灭的丫鬟已经长开了,她之前带着几个小不点学刺绣,后来宣宁为了增大产量提高质量,建立了绣品厂,把勉强算是有管理经验的绿柳扔进去当了厂长。 管理经验指的是,绿柳在府里是大丫鬟之一,院子里负责洒扫干粗活的小丫鬟都得听她使唤。 当初突然被塞了个厂长的位子,绿柳紧张得整宿整宿地睡不着,又担心又焦虑,觉得自己顶多端茶倒水训训小丫鬟,从没干过这么大的事,生怕自己管不住那么多人。 宣宁当时没说什么,只是又给村长媳妇孙大娘安了个副厂长的头衔,让绿柳跟着学。 孙大娘也是王家的族长媳妇,村里不少事都有她说话的份,管着各个小媳妇小丫头,让她们好好干活不要起纷争,那更是轻车熟路的活计——以前哪家有了事,或者族里要祭祖了,总要她带着村里的女人们准备。 孙大娘干了这么多年,经验有了,辈分也高了,说话越来越有底气。绿柳跟着她学,从开始的不敢说话,到后来随口打趣,亦或是用认真或者开玩笑的口吻教训人,一桩桩一件件收放自如。 宣宁进来的时候,绿柳正拿着本子不知道在写什么,看见她来了,把本子一收,开门见山道:“厂里又有八个姑娘怀孕了。” “第二批稳婆学的怎么样了,到时候能顾得过来吗?” “那你得问莲香去,我可不管这事。”绿柳跟孙大娘学了这么久,又自己实践了这么久,知道办事最是需要坦诚,不需要绕弯子的时候就不要绕弯子。心直口快道:“我来找你自然是为了女工的事。她们来跟我说,孩子年纪太小离不得人,她们又想生完早点回到厂子里。带在身边实在不方便,留在家里又实在不愿意。我想着,能不能在厂里腾间房子出来,雇人帮忙看孩子。” 宣宁道:“可以啊,当然可以。一直没有新生儿出生,你这么一说我想起来了。咱们可以办个幼儿园,平时女工们上工,可以让孩子去幼儿园带着。总是待在厂房里也不是事,送到幼儿园,雇个老师带他们玩或者学习吃饭,大家也放心一点。” “幼,儿,园,”绿柳一字一顿,把这个陌生的名字读了一遍,笑道:“你起的名字好像都不怎么对,自行车不能自己走,这个幼儿园,听起来也不是还不会走的小孩子能去的。” 宣宁:“……” 那都不是她取的。 不过,是她先在这里提出了这些名字,黑锅背的倒也不冤。 她清了清嗓子:“这不是刚好想到了吗。年纪再小一些的孩子,吃喝拉撒都不能自己解决,身体也更虚弱一些,就不能一个人看几十个了。就叫……就叫……算了,就叫托儿所吧。”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1-07-24 03:24:00~2021-07-25 02:58:08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爱你 1个;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54章 学堂更像个速成式的干部培训班。扫盲班也在进行, 每天下午下工以后,都有不少人抓紧时间扒两口饭,带着纸笔去学习。 原因倒也简单, 无论是做什么工作的,都有上升的可能,职称也好,做管事也罢,这些机会总是更偏向于那些识字的人。在利益的驱逐下, 哪怕最不爱学习的人也得逼着自己学一学试一试, 不然就得看着别人步步高升,自己只能一直留在原地, 看着新人一个个把自己超过去。 宣宁提出要开幼儿园,除了要替女工们解决孩子的问题, 让她们安心工作,其实还是想抓一抓教育。 学堂那些人早晚要回炉再学习, 能力思想等等各方面都要再提高一些。速成式学习可以解一时之急, 但不能一直持续下去, 孩子们也不能一直在外面乱跑乱跳,把最能接受新知识的年纪浪费在田野里。 之前宣宁手里的人实在太少, 识字的人都身兼多职,恨不能一个人分成好几个人用。现在情况稍微缓和了一点, 她也就把普及教育提上了日程。 和现代越养越精细的孩子不同,这里每家每户都有那么多孩子,大人们忙生计都忙不过来,根本没时间看孩子教孩子。小的扔给大的, 会走了就让帮家里干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