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往幽州而去。 周公旦没跟贾青说他的主公是谁,贾青也并没有问,但彼此都已经心知肚明。 闻名天下的名士、只认识两月不到、身边有曾侍奉过两主的幕僚……周公旦几欲告诉了贾青答案,他的明主正是幽、并两州的刺史元里。 元里元乐君啊。 贾青想过许多人,甚至想到了楚贺潮,但万万没有想到背后之人竟然会是元里。 元里的野心竟然如此大吗?在幽州、并州的话语权竟然如此强吗? 贾青的心绪复杂,他既不知道元里会是什么样的人,也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会是如何。但无论如何,都已走到了这步,那只能继续走下去了。他只能寄期望于元里身上,希望元里能像周公旦口中一样可靠。 * 冀州邺县。 发现贾青竟然擅自带兵逃跑了后,吴善世差点气坏了。 虽然在这个世道中,私自带兵逃离的将领有很多,但吴善世从来不觉得贾青会是其中一个。贾青对他的忠诚让他忽略了人对于求生的渴望,吴善世甚至因为大意,都没有下令软禁贾青的属下。 被背叛的怒火烧得熊熊,吴善世阴沉着脸拍着桌子,“派人去追他!快去!追不到人你们都提头来见!” 部下打了个寒颤,立刻带兵前去追击贾青。 冀州反应的速度很快,但匆匆忙忙的队伍哪里比得上粮料院数年的准备。直到半个月过去了,吴善世也一无所获。 吴善世每日都要破口大骂一番,更是由此怀疑起了部下们的忠诚。尤其是带兵的将领,更是战战兢兢,有不少人也升起了逃跑的念头。 在吴善世的注意力全被贾青引走的时候,无人注意到病重的周公旦,已经悄然“离世”了。 三月中旬,万物复苏,春暖花开。 正好是十三日元里生辰之日,一大早就被楚贺潮拽起床吃着一碗长寿面的元里,等到了贾青和周公旦的到来。 元里精神一振,就要去换衣服迎接他们二人,楚贺潮拽着他,强硬,“先把面吃完。” “哦,”元里老老实实应了,咬着一根面条从头吸到尾,含含糊糊地道,“今日厨子是谁?做得还挺好吃。” 楚贺潮挑眉,坏笑,“你男人做的。” 元里朝他竖起了大拇指。 面条烫嘴,还不能咬断,吃起来麻烦极了,但元里吃得快乐又认真。 楚贺潮不怎么会做面食,这碗长寿面味道确实不错,但一根面条有细有粗,细的地方元里吃得心惊肉跳,就怕稍一用力就会扯断。粗的地方跟吃面疙瘩似的,粘牙。 元里吃得嘴上都沾着面条汁水,唇色殷红,张张合合的,楚贺潮看得嗓子逐渐发痒,他动动手指,干脆挑起面条另一头跟元里一块吃了起来。 一根面很快被消灭在两人嘴唇相贴的地方,元里咬断面条,板着脸,不怎么高兴地道:“这是我的面。” “晚上再给你做,”楚贺潮意犹未尽,“别说,味道还真不错。” “挺好吃的,”元里点头,“如果有点咸菜就更好了。” 楚贺潮笑了,“吃什么咸菜?晚上给你吃大餐。” 元里乖乖点头,“好啊。” 乖得楚贺潮忍不住捏了把他的脸。 两个人吃完饭,这才去城门外迎接功臣的到来。 周公旦一行人已经能远远看到蓟县城门了。 坐在马车之中的周公旦看着这数年未曾见过的城门,与城门前迎接他们的人群,不知不觉中,他已经热泪盈眶。 他终于回来幽州了。 周公旦心中复杂的情绪交织起来,让他移不开看着城门的视线。激动、思念、惆怅、欣喜……几年中从未有过的安心在心中浮起,疲惫也被喜悦冲去。 越是离城池近,周公旦越是归心似箭,恨不得在背后长双鸟儿似的翅膀,就这么眨眼飞到城门面前。 在他的马车后方,则是四处观察、神色较为沉默拘束的贾青一行人。 越是往幽州走,看的东西越多,他们的惊叹便越多。一路走来,他们遇到了很多艰难险阻,也见到了许多流离失所的百姓,只有亲眼见识到外界的混乱,才能更加明白幽州内的平稳安宁是多么的可贵。 贾青目光在周围看了一圈,心里了然,怪不得路上那些逃难的百姓都在往幽州而来。 初春的天气还是有些寒凉,百姓们虽穿着带有补丁的衣物,但各个穿得厚实,鞋子也并不是冻脚的草鞋,而是贾青并不认识的棉鞋。幼童们也有衣可穿,甚至在这天气悠然地出门玩乐闹腾,个个面色红润,可见精力旺盛。 一看这些幼童们的样子,就知道他们并没有受冷,也没有挨饿。这样的景象在乱世之中,几乎让贾青怀疑自己的眼睛出了问题。 不可避免的,贾青在心中对元里升起了几分敬意。 “主公!” 前方,周公旦激动的声音打断了贾青的思路,贾青抬头看去,就见一向冷静沉着的周公旦竟神色匆匆地从马车中跃出,欣喜若狂地走到了一个年轻人的面前。 元里的模样和五年前相比已大为不同。他相貌长开,变得更为俊美,身姿也更为挺拔,少年之气在他身上已经看不出来多少。 但温和的笑容和明亮的双眼还是一如既往,如春风拂面,眼眸中满是欣喜,轻易让人放心中戒备。元里的气质也成熟了许多,举止之间尽是游刃有余,看见他便会让人觉得心中安稳。 见到许久未见的谋士,元里也是心绪翻涌,他握住周公旦的双手,深呼吸一口气,眼中微湿,“文宁,你总算回来了。” 他上上下下看了周公旦几遍,欣慰地低声道:“这几年辛苦你了。” “不辛苦,我哪里算得上辛苦?”周公旦一腔热血沸腾着,他微微一笑,忽然退后两步,双手执起,郑重地同元里行了一个礼,“公旦在外五年归来,所幸没有辜负主公看重!” 元里笑起,“好!” 周公旦缓缓起身,往元里身侧看了一圈,又与楚贺潮行了一礼。 楚贺潮微微颔首,刘骥辛感叹地看着他,笑着道:“文宁兄,好久未见了。” 周公旦忍不住也笑道:“是啊,长越兄,我们好久未见了。” 郭茂对着周公旦拱手,笑容满面,“在下郭茂,字平之。我曾听过周兄许多事迹,如今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在下甚慕之。” “平之兄不必客气,”周公旦哈哈大笑,畅快地道,“我也曾听主公提起过你,虽未曾与你相见,但亦佩服你的才智。我听闻你擅下棋,我们日后可要好好切磋一番。” 他们说说笑笑,这样悠然轻松的气氛,周公旦已经很久未曾体会了。 贾青也在后方看着周公旦等人,他第一次见到周公旦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