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衡阁的雪终年不散,一如他心头永远挥散不去的沉沉雾霭。 天生仙骨,修道坦途,他已触摸到无上力量的一角,茫茫然间,平日里强行抑制的情绪骤然如浪潮般蜂拥而出。 那些浪花他未看一眼,却如刻骨般印在他记忆里,念不得,忘不得。 他想起二十四桥的初遇,想起金玉满堂,掀起那抹红盖头,少女明艳如华的皎皎面容,还有许下白首之约的欣喜。 寂静雪夜,簌簌无声,唯有凛风拂过的呜呜声响。 谢折玉挥袖轻扬,一壶仙家玉酿浮现于案几之上,两盏琉璃杯静静立于一旁。 他斟满一杯,端起如玉琉璃盏,扬扬泼洒而下,没入冰冷雪夜中,唯有芳香如故。 就快要结束了。 卿卿…… - 丹田深处寂静冷清,唯有徐徐运转的心法灵力,环绕着紫金色婴孩,将其簇拥其中。 忽而,在元婴小小身体的背后,无人注意的暗影中,一丝悄无声息的魔影自虚空中衍幻而出。 是心魔。 - 玉衡阁白雪漫天,霏雨芳尽夏花斐然。 沈卿斜斜倚在白玉之上,半边身子靠着檀木案几,一手轻支着额头,一手漫不经心地掸着案上落英,一下又一下,神色懒散柔媚,不似大乘修士,好似凡间少女般。 “咸鱼修炼进度55%。” 突兀地,轻掸落花的手微微停滞了些许,她微微扬手,抬眸顺着窗明几净的雕栏望出去,正是玉衡阁的方向,少女眉眼间神情似笑非笑。 结婴了啊。 那便是时候了。 她懒懒收回目光,转眸落在案几一旁,道袍少女神情专注,注意力全然都在眼前的话本子上面—— 沈卿整日无所事事,近日来迷上了人间话本中的诸多故事,因而霏雨芳尽内囤积了不少林雅亦或是元宝他们四处淘来的话本。 陆浮秋长到现在,只觉得还未在霏雨芳尽的这几日过得快活。 她正看到故事高潮处,戛然而止,愤愤然阖上书页,一抬首,却见姿容艳绝的少女正笑吟吟地看着她,也不知看了多久。 倏地,陆浮秋的耳根腾起一抹淡淡的红。 “尊座,可是想尝试浮秋新想出来的琉璃糕了?” 少女有些紧张,微微笑道,手不自觉地在案几下拧成一道结,青丝如墨倾泻而下,扬在她天蓝色道袍上。 一道甜似珠玉清响的声音响起。 “浮秋,过来。” 陆浮秋抬眸,宛如神女般的道君正柔柔凝视着她。 目光宁静又温柔。 她乖乖坐于少女下首。 沈卿静静地伸出手,撩散几缕青丝,探向她的后脑三寸之上。 墨发之下,玉指之上,是一枚冰冷的金针,深深地扎入百会穴中,彻底封死。 她微微牵扯几分灵意,浅碧色光芒淡淡溢出指尖,如丝缠绕在青丝之上。 沈卿侧头笑了笑,长睫微颤,掩去眸中锐色,状似漫不经心地问道: “浮秋,虚元洞现今如何?” 随着淡淡嗓音掠过,意春风瞬息间潜入百会穴内,温柔地舔舐着那枚金针。 封穴好似微微动了几分。 忽而,陆浮秋蓦地动了下,呼吸逐渐变得急促,继而身体似不受控制般开始颤抖,薄如秋叶。 虚元洞,虚元洞…… 她忽然间如换了个人般,开始痛苦地低吟出声,绝望喃喃: “他们……” “都死了,他们全都死了!但是还活着!” 作者有话说: “楼上观山,城头观雪,灯前观月,舟中观霞,月下观美人。”引用自明末清初,张潮,《幽梦影》。 第36章 赴广陵 濯枝烟雨, 桃夭绚丽。 青空褪去墨色,远际微微泛白。 晶莹的朝露从廊前几枝夏花上渭然滑落,折映出清雅如松的庭院中洒下的晨曦。 沈卿垂眸, 俯视着那张平静中沉睡的脸,微微叹了口气。 一旁的林雅有些惊讶地望着她,这么多年来, 他少有见过尊座如此愁眉不展, 自踏入清心阁后,叹息声屡屡不止。 他内心隐隐有些不安, 莫不是三界发生了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 有心想与尊座分忧, 张了张口: “尊……” “此番离去, 怕是要有好些时日吃不上浮秋亲手做的糕点了。” 还未待林雅酝酿好情绪, 只听得少女再度一声惆怅叹息。 “昨日说的琉璃糕, 听着便分外馋人。” 正努力回想最近各宗之间有无大新闻的林雅深深吸了一口气,手指紧紧扶在白玉椅上,他微微扯起有些僵硬的嘴角: “尊座一路叹息,竟是忧心于此事?” 沈卿似是有些奇怪他的言语,转眸望向他: “那不然呢?” 林雅沉默不语, 果然, 这才是他所熟知的小师叔。 “浮秋就交给你啦。” 瞧见一向克己守礼的小雅再次吃瘪,沈卿不由得笑弯了眼: “她百会穴的金针已经再度封死, 小雅你只需照拂她几分便可。” “尊座无意带她同去吗?” “以她如今模样,留在归一乃是最好的选择。” 她眸光再度落在陆浮秋之上—— 系统提示的剧情进度,谢折玉的结婴之时, 加之这个仙门大比后突然出现小弟子, 以及那枚诡异的金针。 这一切似是织成一张密不透风的罗网, 静静等待着猎物自己坠入。 少女抬起漫不经心的眸,平静地望着晨曦微露的青空,忽地嗤然一笑。 她亦很好奇,虚元洞之行,将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 暮色初起,弯月如水。 一道白衣身影倚于冰湖之上,垂眸敛目,鲛纱刺绣的衣摆散在如雾白烟中,其下隐有蓬勃灵意蒸腾而上。 倏而,一道青光划过玉衡阁渺渺风雪,再看去,湖光潋滟,已不见方才人影。 待谢折玉睁开眼睛,周身已然换了番场景。 虚元宗下,广陵郡。 金乌西坠,霞光蔚然。 古城巨影在逐渐黯淡的日光中,雄峻古朴,巍峨屹立。 广陵郡的漫长历史,上可追溯到神魔之战,犹有卷宗记载: “青丘覆灭,九尾湮于广陵。” 因着古蕴深厚,虚元洞的修道之途乃得天独道的一份,广陵郡即便是寻常人家,出去也带着几分雅气。 彼时虽至暮色,残月交辉。 广陵城门口人流如织,语笑喧哗。 执勤的守门卫手中握着一枚通灵玉,仔细检查着来往行人。 这个规矩自古便有,广陵郡隅于玄天仙山一角,繁华安稳,交易繁多,来往商者货郎五花八门,用这种低等通灵玉可简单验出是否有妖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