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听景玉的话,蓝玉辰,安轩和萧墨三人互相对了一个眼色,齐齐站了起来出列,上前一步跪下道,“启禀皇上,是草民三人有一物献给皇上。”
说着蓝玉辰拿出了一个用名贵丝帛包裹着的包裹,毕恭毕敬地双手奉上。
“拿上来。”正德帝吩咐身边的太监,将此物拿了上来。
原本正德帝没有太过在意,谁知一打开包裹,正德帝马上神色一凝,翻看了几页后,脸上更是神情变化。
正德帝的这副表现看得众人好奇不已,只是没有人敢出言询问,一旁的皇后早就知道了此事除了脸上微微表现出的惊讶之情,倒是没有太过失态。
坐在正德帝另一边的南阳公主早就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连忙凑过头去往正德帝的手中看去,谁知这一看也是以倒吸了一口凉气。
这下子众人更好奇了。
“此物你等是从何处得来?”许久,正德帝方才吐出一口气,冲着下面跪着的三人问道,同时着一旁的太监把手里的东西传给下面的人看。
其余的人早就好奇已久,传到每个人的手中翻看了几页,就是一副惊讶的神情。
这副惊讶的表现一直持续到这东西传到景月的手中。
“诗集?”景月惊讶的出声问道,同时,众人也把询问的目光移向那三人。
三人皆是沉默了一会儿,半响后,安轩才抬头回道,“此物乃是从草民家中后院近旁的树下所找到的。”
“哦?安国公府?”正德帝挑了挑眉,把头转向安国公夫人那边。
本来安国公夫人就让安清瑶的事情弄得焦头烂额,这才进殿没多久就见着自己的儿子站着出去,心里还没平复呢,就被皇上点了名。
可想而知安国公夫人此刻的心情是多么的忐忑。
只是和众人一样安国公夫人现在也是一头雾水,一旁的安国公府的小姐们更是不解。
看到安国公府众人茫然的神情,正德帝又把头视线转向了安轩。
“皇上,事情是这样的。”这会儿没等安轩说话蓝玉辰便开口说道,“前些日子草民和萧墨前去安国公府寻找安轩,只是当时安轩正要去安国公那,安萱见我们两人来了,便亲自先将我们送到他的住处,途经路过后院那里,我们三人发现了一人鬼鬼祟祟的在树下不知干些什么,我们三人还只当是贼人,便捉来询问,谁知这人怀里便是有了这么一件物什,在翻看了几页后,我们便提出把这件东西交给安国公,谁知……”
谁知不过是一本普通的诗集罢了,安国公并没有放在心上,于是三个人就把这诗集,借此机会呈给了圣上。
后面的话众人在心中替蓝玉辰补充说完。
正德帝自是明白安国公的德性便没有询问下去,接着叫起来跪在地上的三人。
这本诗集,但凡有点见识的人都能看出显然不是今朝之物,无论是纸张还是里面的墨痕都有了一定的年份,尤其是里面的诗集。
能来诗宴表演才艺的人在诗词上多少都是有一些造诣的,自然知道这其中诗词的精妙之处。
正德帝显然比众人想得更为深远,而且这诗集献上的时间实在过巧,配合着边关大捷正德帝心中也不由飘飘然,难道这是上天给朕的指示?
正德帝心中正想着呢,华安郡主这边就说道,“皇帝舅舅,你打算怎么赏我们呀!”华安郡主一脸狡黠的看着正德帝。
“你这丫头!”正德帝觉得有些好笑,看她知道她哪里还看不明白,这东西是安轩,蓝玉辰和萧墨他们发现的,现在又牵扯着华安,再想想,之前传出来的传言,正德帝用脚趾头都明白华安他们打的是什么主意,无非是想借着献上宝贝,让他高兴高兴顺便来给他俩赐婚。
一旁南阳公主自是也想到了这点,满脸的好笑,确实没说话反驳,如此正德帝心中便有了成算。
皇后娘娘看到两人的神情,心下了然,便顺水推舟道,“既然是诗宴以诗会友,皇上倒不如出个题目让众人作诗,正好应了这个喜事。不过只是作诗,未免无趣倒不如设个彩头,不如皇上就赐予拨得头筹之人才子才女之名可好?”
“皇后说的不错。”正德帝点了点头,顺便把视线往那三人身边巡视了一圈。华安郡主见状,心中一喜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悄然往萧墨那里递了一个眼色,萧墨接收到华安的眼神,微微点了点头。
景玉见达成了目的,心中一笑,乖乖的退回自己的座位坐好。
皇上三人坐的时间不短,纷纷起身下去更衣,离席之间,座下的小姐公子们也纷纷开始准备亦或是下去换件衣裳,待正德帝他们回来之前,众人便准备好了就座。
景玉一直盯着安国公府那边,果不其然安清瑶趁着前殿混乱之时悄然混了进来坐在了安国公府的女眷当中。
看她的神情,显然是不知道此前殿中传阅诗集的事情,反倒是在听到周围人说要按题作诗之后露出了一股兴奋之色,景玉可不觉得那是觉得自己擅长作诗的模样。
景玉见状露出了一丝冷笑,看着离正德帝他们回来还有段时间,便也起身离席。
蓝玉辰见到景玉出去想了想随即也跟着往外走去。
“阿辰?你怎么出来?”景玉看着跟着出来的蓝玉辰问道。
“你应该知道我出来是要问你什么。”蓝玉辰没有回答景玉的话,反而是说了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