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佩文学 > 其他题材 > 朕和群臣穿现代 > 分卷阅读19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93(1 / 1)

,“吴姐,光启今天早上还和我发微信说,他只认你一个经纪人,让我和容风知道了真相后万万不可怪罪于你。” 这……当然是假的。 他是收到了不少卫光启的微信消息不假。 但对于这种事,礼部侍郎向来都是报喜不报忧的。 他能看出来吴姐现在的愧疚与坚决并不作假,但并不妨碍他帮自己的臣子再拉一波好感度。 有对比才有伤害。 “光启与我说,如果你不忍心去做,我和容风会负责解决好这件事的。” “你,不用勉强……” 听到楚深和这么说,吴姐心里最后的一丝犹豫都没了。 她的眼里当即涌上一阵湿润的水光。 一边是彻底让她失望愤怒的前艺人。 一边是善解人意、无比为她着想的现艺人。 无论是感情还是理智,在这一刻,都彻底分出了高下。 “楚董,吕总,这件事我一定会办好,会给光启一个公道,绝不会让光启白白吃亏。” 她下定决心,她不仅要揭发郑茵的真面目,还要在对方身上狠狠撕下一块肉,以作补偿。 楚深和点了点头,“好,那祝你成功,万事小心。” 对待不同的下属需要不同的策略。 像吴姐这样的性格,明显是正义感、道德感、责任感都非常强烈的人,吃软不吃硬,对自己也有极高的要求。 这样的下属,责备有用。 但适当的关切与不保留的信任会更令她动容。 吴姐站起了身,准备告辞走人。 突然又想起来一件事:“楚董,光启身边这段时间出现一个小男生,叫谢清时,似乎对您很是崇拜。” “那个持枪威胁的男子就是被他审出来的,长相非常出色,气质出众,而且和白总一样,身手极好,您是不是也派人去接触招揽一番?” 以吴姐金牌经纪人的眼光来看,毫无疑问,这个小男生也具备了在娱乐圈爆红的潜质。 是娱乐圈现存男艺人中并没有的类型。 眉目俊挺,眼神明亮,弯起的笑眼散发着蓬勃的朝气。 整个人的气质英姿飒爽、意气张扬。 鲜衣怒马少年郎,无外如是。 圈内几个走阳光开朗大男孩路线的艺人与他对比,简直相形见绌。 让人见他的第一眼,就能感受到一股扑面而来的惊艳,这种惊艳不仅指长相上。 若论起长相,她始终觉得卫光启是她见过之最。 但这位小少年实在是讨人喜欢,极易引起人的好感。 再加上对方在片场救下卫光启一命,又帮忙审出了真相,吴姐对他抱有极大的好感。 楚深和闻言,便不由笑了笑:“是清时问出来的真相?” “他的功夫倒是不减当年。” 吕容风在一旁点了点头。 作为户部尚书兼之内阁大臣,他向来对那些对大宣做出突出贡献的臣子抱有好感。 比如,谢小将军,就是满朝臣子里,在他心中好感度排名最高的几个人之一。 吴姐愣了愣:“那孩子和你们认识?” 楚深和点了点头。 却敏锐地捕捉到了关键点:“孩子?” 他不动声色地问:“他看起来那么小吗?” 虽然上辈子他二十六岁驾崩,那时的谢小将军才二十三岁,比他还小三岁。 现在穿到现代的臣子们普遍都比他驾崩前的臣子们还要年轻。 但似乎总结不出什么规律。 他原本以为和臣子们上辈子的寿命相关,但现在听又似乎不是? 能被吴姐叫做孩子? 那穿到现代的谢清时才几岁啊? 吴姐不好意思地抿了抿唇:“倒也没那么小,看着就是一个朝气蓬勃的小少年。” 只是她的侄子就差不多那个年纪,她将对方一同看作了小辈。 “十六岁的年纪,应该是上高中?是我口误了,叫孩子不太妥当。” 不对。 “诶,现在九月多了,那孩子怎么不上学,还跟在光启身边?我回头……” 她想说,回头问问帮忙安排,但想到对方和楚深和都认识,便改口道:“楚董您回头得叮嘱那孩子回学校上课。” 不知不觉,她还是称呼着“孩子”没改过来。 楚深和笑着应下,送走了吴姐。 然后,在场几个人都没忍住笑意。 姜云天“哈哈哈”地笑出声。 “原本我以为李墨穿过来还要读大学就很夸张了,没想到这还有一个要继续读高中的孩子,哈哈哈哈哈。” 吕容风也忍俊不禁,伸出手扶了扶自己的金丝眼镜,“明日我们到了桂省,陛下还得给谢小将军劝学。” 楚深和扶了扶额。 “在现代不能由着清时性子不上学了,怎么着至少都得押着他读完大学。” 姜云天出口暴言:“让谢小将军再考个研究生,最好读到博士吧。” 吕容风:“那谢将军可能会感动得开宗祠,敬告列祖列宗,说他们老谢家祖坟冒青烟,终于出了个文化人。” 晏之遥坐在楚深和身旁,素日冷淡的眉眼也不由露出了丝笑意。 楚深和总结:“那我们今日就先别和光启、清时他们联系,明天直接过去,给他们一个惊喜吧。” 实在是,谢小将军和其父谢将军曾经的劝学、逃学史,人尽皆知。 大宣的满朝文武皆知,谢家世代忠良,全是武将。 但谢家曾经祖上是文官,并且每一代谢家家主自己从了武,却对下一代从文抱有极大的期望。 这一期望,在谢将军身上达到了巅峰。 除却谢家历代的传统期望,更重要的原因是…… 在谢清时周岁之时,谢将军的父亲老谢将军病重。 为了让老谢将军走得安心,谢将军的夫人训练了儿子近一个月,抓阄必须抓笔墨纸砚…… 还不到一岁的谢小将军在懵懂中,被训练成功。 周岁宴时,在祖父的病榻前抓了一本书、一支笔。 老谢将军含笑而终,临死前回光返照,将不争气的谢将军大骂一顿。 并且表示:我孙儿才一岁,抓阄就抓了书和笔,可见是个读书的好苗子,以后是要当文官的。 如果孙子不能成才,那一定就是谢将军这个做父亲的没有教好。 对于父亲的临终遗言,谢将军头皮发麻地应下,保证一定会让儿子好好读书,走正经的科举取士的路子。 然后,谢清时三岁时,谢将军的母亲也病危了。 她是当朝上一任翰林院大学士的女儿。 同样在临终前念念不忘,希望孙子复她父辈荣光。 在她生前,谢清时周岁至三岁之间的时光,都是被她带在身边。 而且,两岁半的时候就背下了《三字经》。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