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兄居然还会作画!” 孔珂淡淡地点了点头。 然后,在那个春风畔柳、天高云淡的早晨,画了一幅后来被楚深和收藏在皇宫的《晴早踏青图》。 山水氤氲的群峰层峦之间,绿波荡漾,云淡天青,岸边一众风流学子,神态千秋。 意气张扬、谦和内敛、潇洒落拓、绵绵笑语…… 水墨丹青的意境,工笔勾勒的景色人物,融为一体,竟毫不突兀。 简直,令人观之心驰神往。 在此之前,从未有人知道,以诗篇美誉远扬的孔珂,居然一手丹青毫不逊色。 当即就有黄石山人的“死忠粉”激动地瞳孔放大,片刻呼吸不敢喘地盯着那副《晴早踏青图》,有些踌躇着不敢说话。 “这,这是……” 这分明就是黄石山人的画风! 他于这天下间,也只曾得见黄石山人的画,能有此般功力与意境。 孔珂神色自若地落下最后一笔,没有看在场任何一人的脸色表情。 淡定地从袖口掏出了一枚印章。 画作的落款之处,便清晰地跃然其上了几个朱红的极有韵味的大字—— 黄石山人。 在场众人全被这一出彻底震撼在了原地。 方才说着若是今日黄石山人也在此处会作何画作的人,此刻双眸满是不敢置信:“孔珂,你就是黄石山人?” 据当时在场之人传述。 孔珂唇角勾起一抹极淡的笑意,非常非常风轻云淡地对回了一句:“抱歉,黄石山人的模样可是让仁兄失望了?” 五岁之时就作下名诗,多年来仿佛没有创作瓶颈地写出了无数首脍炙人口的诗作,被诸国王侯将相都奉为佳作拜读的孔珂。 和横空出世,一手丹青令人如痴如醉、每逢墨宝现世千金难得的黄石山人。 竟然是同一人! 一夜之间,这个消息传遍盛京,传遍大宣,随着风声、雨水、鸟鸣、人贺……传遍天下。 至此,孔珂在其生于人世之时,甚至追溯往前数百年,都是数得上号的文学大家。 大诗人,大画家。 或许前面加上“传奇”二字,也不会有太多异议。 也因此,无法因科举入仕的孔珂,最终以另一种方式,以他自身世人无出其右的才名,另类入了朝堂。 楚深和,给这位大诗人、大画家,封了三品的翰林供奉。 孔家想要这位后辈光耀门楣的愿望,殊途同归,心想事成。 不过,据当时在一线的,亲眼见证了黄石山人第一次露出真面目的人所言。 简直觉得自己的人生观都受到了震撼,过往所学皆无法表述那一刻的所思所想…… 楚深和在听说之时,设想了一下如果自己在场会是何反应,当时的他也是只能想到惊喜震撼之类的词语。 但到了现代…… 他大概觉得,两个字足以形容—— 卧槽。 而且,因为后来相处甚多,对翰林供奉的秉性有些了解、并且内心不乏也有那么点恶趣味的他觉得。 如果用现代的又一个二字词语形容—— 孔珂当日主动又不经意地卸下了那层马甲,不就是……“装逼”么。 而且,是在大号小号,大诗人和大画家两者的声名与号召力都鼎盛之时,合二为一。 大概就是两个神格——塑就了一场最高级别的装逼。 而因为特殊才艺入朝为官的翰林供奉,在公务上确实是不太有事干的。 楚深和也不能指望一个依靠正常科考,连殿试都进不了的人去处理朝政大事。 便只给他派一些每逢佳节作诗作画、偶尔写写奖励的圣旨、编编文艺书籍的工作,大概最重的任务,就是让孔珂编纂《宣武名臣》了。 因为,孔珂的文风多变,一身如松如柏的文臣气势,写起歌颂赞美之语竟也能让人心花怒放。 咳咳,虽然说,忠言逆耳利于行。 但是,没有人不爱听好听话。 尤其,孔珂长了一张很有风骨的脸,但说话却动人之极。 楚深和每次与孔珂说话,这人清清淡淡的语气,却能把他夸出一朵花。 与一众臣子遇事只会说“陛下英明”的草率重复,一点都不一样。 而楚深和知道孔珂的第三个身份,也就是马甲二的因缘际会…… 就是他有一阵子颇为当时闹得沸沸扬扬的官员贪污案烦心。 本以为是场普通的贪污。 朝中大臣,总不能指望每一个人都清廉节俭,每个帝王心里也都有点数。 但是那场贪腐,越往深处查,越叫人心惊。 数额之多,牵涉人员之广,叫几位与他议政的内阁大臣都觉棘手,不知该如何处置。 孔珂见他烦忧,非常有作为一个“文学”吉祥物,要为陛下排忧解难的自知之明。 他竟然,连画了十二册的图集…… 是非常可爱好笑的画风,和现代的Q版人像类似,给那些贪污之人各个设计了一个惨绝人寰的人生故事。 然后,画上的小人,英明神武的宣武帝,永远心想事成,手握胜利。 那些贪污的罪犯,各个跪倒在陛下的面前,丑陋又好笑,卑微又难堪,扑地而泣,哭出长河,悔不当初。 是的,随着十二册的图集一起送上来的,还有十二册连环小故事。 与画册一一对应。 孔珂每日进宫,每日送一份。 多是些惩恶扬善、落于俗套但情节无比生动有趣、断章之处令人欲罢不能、会让人捧腹大笑心情明快的小故事。 而且,楚深和怀疑,要不是因为他也就为那案子烦心了十二天。 可能就不只是十二册图集,十二册小故事了。 贪污腐败案终于解决完毕的那日,他心情舒畅地从龙案后起身,珍惜地拿起那一叠图册与故事,对孔珂说:“朕要将这些故事放在床头,每日看上一遍。 姜太医说心神畅达可绵延寿数,朕估摸着,爱卿的这些故事已帮朕延了不少年头。” 孔珂难得忍俊不禁,嘴角浮起明显的笑意。 他没有像其他朝臣那般说些“陛下言重了”、“陛下折煞微臣”之类的敬词。 而是很干脆地应下:“陛下若是喜欢,臣日日都可为陛下献上图册故事,能让陛下开怀,臣便开怀。” “陛下与臣一同延绵寿数,做史书上最长寿的君臣,如何?” 楚深和失笑,不免真的更开怀了几分。 实在是,翰林供奉,太会哄人了。 他扫着那堆小故事,调侃孔珂:“爱卿,朕真怀疑你莫不是还有什么惊天的身份。” “听闻坊间有个特别出名的写小说之人,叫什么辛子客,每逢新书发布,盛京的那些公子小姐都得巴巴地凑在书店门口,排上几个时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