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越来越窄,坡度超过60度,最后的台阶仅容一人通过, 仰头时能看到头顶泄出的一束天光。 她们登上山顶的时候, 指针即将到达10点。 最后一块登山牌写着: [当前海拔261米, 您已步行5233步, 恭喜到达顶峰!] 伴着急促的呼吸,两人脸色发红, 互相对视了一眼,眼中带着难掩的激动。 终于到了! 260米高的山峰,说难不难,说容易也不容易。 一路上走走停停,拍照打卡之余, 享受着森林中清新的空气和草木的气息。 她们走过或崎岖或平缓的山路、清澈的溪流与石桥、悬崖中的栈道,登上2000多个台阶,穿过陡峭的一线天,终于到达了山顶的观景台。 除去在书吧的40分钟,整个旅途用了2小时15分。 快的人大约1.5小时就能登顶, 但对于不常爬山的人来说,从山脚一路坚持到最后,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 姚冰看到,一部分游客在书吧那里便从另一条路折返, 不再继续。 她们两人也是咬牙上来的。 带来的后果便是双腿有点发抖, 小腿酸胀, 膝盖也不是很舒服。 缺乏锻炼, 或许是当代年轻人的通病。 但登上观景台, 从200多米的高空感受着迎面而来的山风,那种感觉真的太棒了! 让人想要高喊出声——啊—— 姚冰在心中高声呼喊,仰头看着辽阔的蓝天,云层如羽毛般堆叠,干净如雨后的晴空,美得令人心折。 只有在山顶,才能看到如此天然且毫无遮挡的景色。 远处是连绵起伏的山峰,郁郁葱葱的森林;向下看去,林间坠落的白色瀑布若隐若现,无数林木的树冠宛如撑开的巨伞,百米之外,攀爬的人群和石阶是那么的渺小—— 一切的景色尽收眼底。 她站在了祈山的最高峰。 方圆千亩的范围都在她的脚下,在她的视线之中,一览无余。 一刹那,心境变得无比开阔,所有的烦恼在这广阔的场景中,变得不值一提。 姚冰将手搭在栏杆,感受着山谷吹来的风。 发丝被吹乱,凉爽的感觉驱散了身体的疲惫,有种心旷神怡之感。 太爽了。 这就是登顶所带来的快感。 心理和感观的双重满足。 旁边的游客正架着三脚架拍照,快门声不停。 如此的美景不拍下来,绝对是个遗憾。 …… 随着时间的流逝,前来观景台的游客渐渐多了起来。 下方的盘山步道和凉亭也都是黑压压的人群。 姚冰两人看了看时间,准备从另一侧的步道下山。 爬山很耗体力,两人此时肚子空空,体力也完全告罄。 只希望尽快回到山脚,然后乘坐观光车到达心心念念的王莲餐厅,好好享用一顿丰盛的午餐。 万幸的是,下山的路比较平缓,石板镶嵌在小径之中,台阶较少,不像上山时那么费力,速度也加快了不少。 下山的途中,她们还在‘小动物出没区’看到了在树林中吃草的小梅花鹿、钻入洞穴的野兔、色彩漂亮的雉鸡、在树枝间攀爬的猕猴、松鼠等动物。 这些都是花间集放养在林间的动物,目前适应良好,几乎不需要饲养员投喂、便可自给自足。 监控系统会实时监测各种动物的数量,保持在平衡的范围。 除了它们,茂密的森林中还居住着上百种鸟类和大量的昆虫,生态系统正在逐渐完善。 在90%以上的森林覆盖率之下,盘山步道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 其他地区则是数以十万计的树木,未经开发的植物天堂,良好的生态环境将为野生动物们提供合适的栖息地,两者之间互不打扰。 就像另一个水杉林。 从山上下来,坐上观光车,姚冰酸软的腿终于得到了休息。 她们两人都累得够呛,饿得前胸贴后背,迫不及待地想吃东西。 姚冰打开预定的双人餐,菜式不少,应该能吃饱。 呼。 快点到吧。 她靠着后方的椅背闭上了眼睛。 什么机器人服务、旋转餐厅之类的都无所谓,只要能吃到可口的食物就行。 好饿。 观光车从山脚绕过茶园,沿着槭树园和水杉林的后方行使,到达薰衣草景区时,所有游客不由得惊叹起来。 因为他们看到了无比宏伟、高耸入云的王莲餐厅。 “我去,那是什么?” “好高的建筑,一眼看不到顶。” “上次来的时候还没有。” “那就是网上说的那个王莲旋转餐厅吧?据说建在99米的高空之上!” “师傅师傅,麻烦停一下,就在这里下。” “我们也下去看看。” 观光车上的游客都开始骚动起来。 以他们坐在车内的视角,根本看不到建筑的顶端,只能看到基部的湖蓝色大厅、以及拔地而起的粗壮茎秆支架。 殊不知上方还有三分之二的高度在大众的视野之外,直插云霄,而建筑的最高处,则是面积足有1200平的旋转餐厅。 难以想象的规模与效果。 姚冰本来困顿不已,都快睡着了。 一听到众人的讨论声,再睁眼看向眼前的建筑,立刻精神一振。 “双双,到了!我们下车。” 她们和其他人一起下车,在转头看向实景的时候,双眸蓦地睁大,有些人则震惊地张大了嘴巴。 “…这就是王莲旋转餐厅。” “太壮观了。” “天呐,好高好高。” 只有亲眼见到,才能体会到在99米的高空建造一座餐厅是什么样的含义。 那是伸直脖子仰头、再仰头才艰难到达的位置。 姚冰努力昂起头,能看到阳光照射在餐厅玻璃的反光,仿佛那片区域被完全挡住,遮天蔽日。 人们站在下方,就像蚂蚁一样渺小。 而眼前的空中餐厅不仅壮观,造型也惟妙惟肖。 整体好似巨型王莲叶片于空中伸展,边缘上翘,颜色青绿,无数钢架相当于叶脉,起到强大的支撑作用。 下方的茎秆虽然粗壮挺立,相互连结,却无法与庞大的叶片比拟,鲜明的对比显得越发震撼。 基座旁伸出的另一根茎秆,参天而立,比周围的树木高出两倍有余,同样引人瞩目。 它是王莲的‘花’,颜色为淡粉色,外围的栏杆好似层层花瓣的分界线,又是一个点睛之笔。 如此宏伟的建筑加上从未有过的造型,建造难度极高。 它明明应该是粗糙的,钢筋铁骨铺满整个场地,实用性大于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