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冯道刚刚被一群大臣吵得有些头疼,一手揉着太阳穴,一边随手摆摆,意思林从自己坐。 林从就在冯道对面坐下,看着旁边炉子上的铜壶热水,和冯道面前已经冷的茶水,忙倒了重新拿出茶具煮了热茶,亲手奉了一杯给冯道: “先生,喝个茶静静心。” 冯道接过茶,喝了一口,果然舒缓了许多,叹了一口气,“刚刚一群人吵得耳朵疼!” 林从想起刚刚进来前和菜市场一样的政事堂,十分同情他家先生,“先生辛苦了,我观刚才大臣吵吵嚷嚷,似乎十分不同意朝廷弄雕版印刷。” 冯道放下茶,“是啊,雕版一事,确实有些阻碍。” “这雕版一事利国利民,他们怎么会如此反对?”林从不解,突然,林从紧张起来,“难道是那些人都看出一旦雕版印刷盛行,世家不能再独占藏书,所以反对。” 冯道摇摇头,“确实有一部分世家反对,不过如今经过唐末动乱,世家已经大不如前,再说如今雕版未行,大多数人未必看出雕版才是瓦解世家的利器,所以现在的争执还不在这。” “那是为何?” 冯道叹了一口气,“是目前的雕版印书确实不堪入目。” 说着,冯道从抽屉掏出一卷书,给林从,“这是我用仓库太宗时的雕版印的,你看看。” 林从拿着打开,顿时呀得一声,“这是印的什么,黑乎乎的一片。” 林从发现手上已经被油墨弄了一手,只好扔下书,掏出帕子擦擦,嫌弃地说:“这怎么印得这么脏?” 冯道看了一眼,“这还是昔日唐太宗时宫中匠人雕的雕版印的,虽然年代久点,却是宫中匠人雕的,印出来还算精细,外面民间的,比这还不如。” “比这还不如?”林从看着眼前糊成一片的书,这比前世学校印刷车间印坏的试卷都差不是一个档次。 冯道端起茶盏喝了一口,“现在你明白为什么群臣都反对了吧,单以现在的印书技术,雕版印出来的,确实比手抄的差太多了。读书是雅事,这一拿一手黑,读书人宁愿选择抄的书,毕竟抄的书干净。” 林从没想到推行雕版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雕版印刷技术不行。 “那可否改进技术?”林从问。 “我已经让工部的匠人们在尝试了,尝试用不同的木料雕版和调制不同的油墨,希望能有个好结果吧!”冯道说。 听到工部的匠人在调制改进,林从有些放下心,宫中的匠人是全国最顶尖的能工巧匠,他们出手,应该很大概率能弄出来。 毕竟皇帝经常突发奇想烧个什么稀奇的瓷器,他们都弄出来了。 林从刚稍微放下心,却听到冯道接着说:“能印出干净清晰的纸和字,只是第一步……” 林从忙抬头,“还有?” 冯道指着桌上的书,“你看看这书上的内容。” 林从低头看了几行,抬起头,“这本是长孙皇后作的《女则》,是太宗皇帝为宣扬长孙皇后让让人雕版出来了,林儿这也是头一次看这本书,怎么,有什么不对吗?” 唉,这本可是长孙皇后编的女子权谋大集合,里面女子外能御敌,内能掌家,听说武则天就是学这本书学的太好,才当了皇帝的,等明儿去弄本给他娘看看。 林从这样想着,就听得冯道说:“这书我刚刚看了几页,发现错字和错误不少,而这问题不止是这本雕版印的有,其他亦有,所以这第二点,就是校正。” 林从秒懂,“在雕版之前,书籍必须先校正,那些大臣们吵吵嚷嚷说雕版一有错误一整版就废了,不容易更改,就是因为以前是拿一卷书就直接雕,错误太多,而等雕完,再想改又麻烦,所以很多大臣觉得费力而无用。” “不错,就是这个事,所以真正在雕版前,校正必不可少。”冯道欣慰的点点头。 “那这岂不是还要修书!”林从顿时明白历史上冯道弄个雕版印书工程这么浩大了,这时候书都还是各家抄的,流传下来各家版本都还不一定一样,更别提标准本。 所以要想弄个雕版的标准版本,还得先弄群文人像朱棣那样修个永乐大典或者乾隆修个四库全书,修出来书,才能照着雕版。 林从突然有些理解那些反对的大臣了,这工程量,真不是随便一句话就能行的。 确实能称得上一句劳民伤财。 只是,要真能弄成功,确实是造福后代。 林从突然想到历史上冯道用了二十三年修订雕版出整个科举教材九经(九本儒家经典),这个经典版本用了整个宋朝,甚至后来明清用的都是这版,这是赚了多大的便宜啊! “虽然修书工程不小,不过只要能成,也是造福后代,”林从对冯道说,“先生,我觉得还是应该弄。” 冯道笑着说,“那就还剩下最后一点,如何让天下学习能放弃手抄书,而改用雕版书,手抄书抄得精美干净,雕版就算达到干净整洁,也不过和手抄书相当,可抄的书已经盛行千年,雕版出来的书又如何争得过。” 林从听了皱眉,这还真是个问题,要是现代人,肯定买书立马买印刷的,毕竟从小就是印刷书,可对于古人,他们用的从小可是手抄书,这简直是习惯的改变。 林从试探地说:“要不搞点优惠活动?” 冯道没大听懂,不过还是说:“我最后一步,打算在校订好的书上,再加上注释,学子买书来是准备科考的,若只是普通典籍,那雕版和手抄并不占优势,可若文章有注释,却可以事半功倍,这就是为什么许多世家藏书哪怕外面有卖,也有很多学子去抄写,因为其中很多书上都有大儒的注解。” 林从眼睛一亮,“这个法子好。” “只是我现在在想到底让谁给打算雕版的经书编撰标注,毕竟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还是得让天下学子信服才行。”冯道有些头疼。 林从突然灵机一动,“先生,我知道有个人选肯定行。” “谁?”冯道有些好奇。 “国子监祭酒,太学博士田敏,每年科举考试出题的那个!”林从兴奋地说。 作为老师,林从太知道对于高考生到底哪本教材试卷卖的最火了,本省高考试卷出题组组长编的那本啊! 第114章 雕版印刷顺利开张 弄雕版的事, 冯道并没有急,也没和群臣争论, 而是先让工部解决油墨和雕版的木板问题。 毕竟弄雕版的前提, 是有改良的雕版印刷技术,能印出清晰干净不黑乎乎的整张纸,否则那边吵赢了, 这边没技术, 也白瞎。 好在工部的能工巧匠不愧是天下最顶尖的匠人,居然用了一个多月, 真调制出一种油墨,能做到印而不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