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佩文学 > 未来科幻 > 我后爹全家是皇帝 > 分卷阅读10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07(1 / 1)

王氏听了点点头,“我儿想的周全,既然如此,到时我就与你爹提提,想来一个指挥不过才掌二三千兵马,你爹也不好意思不应我。” “那就拜托娘了,”林从笑着说,又想到他后爹的身体,就叮嘱他娘,“娘,您平时还是多关心些爹爹身体才是,别的终究都是虚的,爹才是咱的依靠。” 历史上他后爹虽然最后是因为李从荣叛乱被杀受惊才崩逝,可到底还是最后已经身体不行了,对儿子,对手下的兵控制不住了,那如果现在就好好注意调养,多休息,说不定能多撑个一年半载呢! 他后爹只要身体健康,给李从荣再加个胆,他也不敢脑残□□宫。 王氏虽然不知林从的考虑,对这点却是赞同的,只是免不了抱怨,“你爹天天觉得自己还年轻,不拿身体当回事,我劝了他多次,他就没听过。” 林从也很是无奈,五六十的人就好有这毛病,觉得自己还年轻,可身体却其实已经在慢慢变差。 “要不娘你和爹商量商量,把丁家家主请到宫里给爹爹调理调理身体吧,因为之前的事,他还是有些信丁神医的。” 王氏点头,“那娘试试。” …… 林从和王氏在后宫说着闲话,前面李嗣源虽然斋戒,却也不得安宁。 大殿里,李嗣源手里拿着他二儿子刚出的诗集左看看右看看,忍不住叹气。 良久,李嗣源实在忍不住了,对身边的大太监说:“去把老二叫来。” 很快,李从荣来了。 “老二,这是你和你那群文人做的诗集?”李嗣源问。 李从荣还以为他爹终于注意到他勤敏好学了,忙说:“儿子这些日子深觉往日年幼不懂事,荒废学业,近日闲暇时,就和一些儒生讨论讨论经义,觉得很有收获。” 李嗣源顿时头疼,“老二啊,你自幼不喜读书,现在突然出诗集,你爹我虽然也看不懂,可这作出来的诗真能看么,诗集一出,是要传到外面的,到时还不被人笑话,再说,咱们家这样的,弄什么舞文弄墨,抓住兵权才是根本,你平时有这时间,还不如跟着老安去政事堂看看,学学如何带兵,何必跟着一群腐儒弄这些有的没的!” 李从荣没想到李嗣源这么说,顿时脸一阵青一阵白的。 李嗣源说完,发现儿子面色不好,又觉得自己好像说重了,就说“你要真喜欢读书,就去找宰相这些名臣学学孝经,你爹我现在年纪大了,开始喜欢这些了。” 李从荣脸色稍微好一些,说知道了。 李嗣源摆摆手,李从荣就退下了。 等李从荣出了大殿,脸就阴沉下来,愤愤地说:“老三和文人一起,就是勤奋好学,我和文人一起,就是徒留笑柄,爹,你好偏心!” 说完,李从荣一甩袖子走了。 李从厚听闻这件事,和一群文人吟诗作赋的劲头更高了。 至于林从,听了这件事,和他娘感慨: “爹还是对二哥期望最大的,三哥和一群文人凑在一起,爹不管,是因为爹没拿他当继承人,既然不是继承人,那儿子学什么都好,何况吟诗作赋也不是什么错事,可二哥年长,如今乱世,国赖长君,爹对二哥自然期望重些,想让二哥做继承人,自然希望他能掌兵权,也不愿他把时间浪费在这种无意义的事上,可惜,二哥却是连这个道理都不明白! 第75章 相面(二更) 李嗣源出面教导了一下李从荣, 终于让李从荣李从厚两个兄弟俩老实了一些,其后大半个月,倒是没再有什么事发生。 不过没有事发生, 也可能是大家都太忙了。 林从以前一直有一个疑惑, 祭天大典、封禅大典这种上来就几百人几千人, 并且环节复杂的典礼,大家是怎么保证知道自己每一步做什么,不出错的? 毕竟古代可不像现代,现代参加典礼出状况,最多也只是社死,可古代大典上出问题, 那可是御前失仪, 可是要掉脑袋的。 结果这次大典林从终于知道了: 提前彩排! 没错,就是这么朴实无华又实用的方法。 亏得林从还以为古人读诗书明礼仪所以礼仪天生好呢,可真实情况是, 从皇帝在宫里沐浴斋戒的那一日起, 礼部就把所有要参加大典的文武百官都拉到祭天的地方, 开始手把手拆分教各个环节。 并且这一练,就得练大半个月, 练到最后, 保证你闭着眼都不会出错的那种。 即便这样, 大典开始前三天,礼部还是会把文武百官都请到场地,宫里斋戒的皇帝和原来在洛阳的冯道崔协甚至都赶来, 按照整体流程再来三遍汇总排练。 如此, 才有了最后威严大气的祭天大典。 看得林从哭笑不得, 果然好看的大场面, 都是提前准备好的! …… 祭天大典后,李嗣源来汴京的目的也算完成了,本来应该启程回洛阳,可大概是好不容易出来松快松快,李嗣源有点不大想回去,再加上冯道已经先带一部分三省六部官员先回去了,李嗣源自觉的他回不回去都不影响。 于是,李嗣源干脆留下来打算多待些日子。 留下来的李嗣源,顿时就开始放飞自我了,先是带着一帮武将跑到郊外山林去打猎,然后又带着安重诲范延光等微服去汴京周围转悠。 不过说是微服,可和那些深宫皇帝官员都不认识皇帝不同,整个京城无论大小官员,就没有不认识李嗣源,毕竟原来京城就是汴京,李嗣源当初又是朝中大将,还在汴京住过,再加上之前祭天大典全城都去围观,谁会不记得皇帝长什么样。 所以就有不少官员想尽各种办法凑到李嗣源面前露个脸,以便能够博得李嗣源好感。 李嗣源心里也清楚,遇到真正有能力的,也提拔一下,算是回应地方官员们的热情。 只是有能力毕竟是少数,看上几场大同小异的作秀后,李嗣源也烦了,就不愿意理会这些官员。 不过很快,有一个官员让李嗣源眼前一亮,当然,倒不是这个官员能力有多好,而是这个官员是汴京的粮官,无意间带李嗣源去了一下今年今年刚收获的粮仓。 当李嗣源进到仓库,看到今年新收的堆满仓库的粮食时,李嗣源整个眼睛都亮了。 其他官员见了,立马发现了华点,周围地方官纷纷请李嗣源去参观本地存放税收的库房,听着半年前还空空如也的库房如今堆得小山一般,李嗣源只觉气都比平时顺了三分。 当然李嗣源吃水也没忘挖井人,居然特地让随行学士特地写了一篇文章褒奖冯道,还派人送去洛阳。 由此,冯相善内政之名渐渐被世人熟知,甚至由于此次李嗣源祭天,除了中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