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保持着原本的性子。但我知道这样不好,我以后会尽量变得理智冷静。” 纪书记和气地说道:“你先回去照顾你爱人吧,赶紧把他送到场部医院,要是场医院不行,你去找小宋,让他安排车把人送到县医院。” “好的,谢谢纪书记关心。” 杨君苏起身告辞离开。 她一离开,纪书记的脸色顿时一沉,他摩挲着那半本残缺的笔记本,死死地盯着上面的字,片刻之后,他去翻找文件柜,找出谈树仪以前上交的报告,核对笔迹,确确实实是他的笔迹。 接着,他把宋秘书叫进来,让他去打听一下全部的情况,他可不能只听杨君苏的一面之词。 宋秘书点头答应,他想了想,又说道:“纪书记,那大铁箱子里的东西……” 纪书记让他搬进来看了一眼,说道:“锁进库房,让保卫科的人守着,没我的命令谁也不要动。” “是。” 宋秘书去打听事情的经过。 …… 杨君苏从纪书记的办公室里出来后,并没有直接回去,掉头去找谢阳。 谢阳也一直在关注着事情的进展,看到杨君苏此时竟然还有心思来找他,不由得暗自惊讶。 他关切地问道:“杨同志,我正在家哄孩子呢,刚听说你那里出了事,你还好吗?” 杨君苏云淡风轻地说道:“我心怀坦荡,无所畏惧;依靠群众,无往不胜。这点小事不算什么,我今天来是有事告诉你。” 谢阳问道:“哦,什么事?你请讲。” 杨君苏看看四周,从衣兜里掏出半张纸给谢阳:“谢同志,我们四分场的群众从谈树仪家中搜出一个记了很多人秘密的笔记本,我也不确定这上面说的是不是你,没敢让别人看到,就拿来给你了。” 谢阳接过来一看,不由得心跳加速,表面仍不动声色地说道:“这上面说的应该不是我,但我还是谢谢杨同志这么替我着想。” 杨君苏飞快地把纸收了回来:“哦,既然不是你,那有可能是别人。” 谢阳赶紧拿回纸,笑道:“本来不是我,要是流传出去,别人以为是我就不好了,还是由我保管吧。” 杨君苏笑而不语。 谢阳是个聪明人,他可不认为杨君苏只是来给他送东西,他关心地问道:“杨同志,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杨君苏面带忧愁:“谢同志,我因为怕集体财产蒙受损失,又因为我爱人被打成重伤,心急如焚,就失了分寸,不顾自己的干部身份,亲自上台去审判谈树仪,我的个人形象恐怕要受损伤了,还望看在你我是朋友的份上,在纪书记面前多替我美言几句。” 谢阳嘴角抽搐,他也是万万没想到杨君苏竟然会亲自下场批判谈树仪,在他看来,这种事情不应该让得力属下去做吗? 谢阳以为的职场斗争:大家哪怕私下里各施手段,表面仍会谈笑宴宴;台下腿脚相加,台上仍要推杯换盏。而杨君苏的斗争是自己亲自上台斗。 谢阳在扩宽认知的同时也对杨君苏更加警惕了。这种理智又疯狂、嘴甜又心狠、不按常理出牌的人能不惹就别惹,因为她真的什么事都做得出来。 杨君苏很满意谢阳的反应,职场斗争还是得学现代人,董事长亲自爬墙,领导下场抢公章,手段简单粗暴,但效果显著,还让人不敢惹。 她这一次立威后,以后其他竞争对手再想整她,就得掂量掂量自己的实力和勇气了。她用实际行动再一次夯实自己的人设:她,杨君苏,一生耿直犀利爱骂人,对朋友和下属,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帮助提携;对待敌人和对手,她会尽自己最大的能力为难对方。阴谋阳谋她都会使,文斗武斗随你选。 作者有话说: ⑴引用某本六七十代小说,没记住名字;⑵引用《陈奂生转业》。 第一百七十四章 墙倒万人推,鼓破万人捶 等到宋秘书带着人到达谈家门口时, 谈树仪还在被众人批判,他满脸是血,眼窝乌青, 门牙被打掉了两颗, 往日斯文的形象早已不复存在。 宋秘书出声制止, 让人把谈树仪带走。 葛红生那一帮人也被温致远带来的民兵扭送到镇上的派出所。 葛红生不服不忿地嚷道:“是温明知先动的手,杨二宝下手最狠,杨君苏是幕后黑手, 凭什么只让我们去派出所?大家一起来啊。” 温致远一脚踹过去,“老实点。你所说的温明知被你打成了重伤, 正在家躺着呢。” 葛红生大声叫道:“他是装的, 他先拿板砖拍我。” 他的话没有一个人相信,温致远更不信。 谈树仪人被宋秘书带走了, 但他当众吞纸的事很快就传遍了全场, 大家对于笔记本里的内容异常好奇,四处打探。 有的人说谈树仪记下了很多人的把柄, 等待合适的机会好整人。也有人说某人在现场捡到了碎纸片, 拼接出来后发现了了不得的秘密,上面记的有谁谁那谁谁。一时间,人人自危。尤其是跟谈树仪有过节的人更是惶恐不安。 大家暗自庆幸那笔记本被老鼠咬碎了, 幸亏只留下一半。但是,谈树仪知道啊, 说不定全部都记在他脑子里。 很多人为了自保, 自发地去举报谈树仪。一时间, 举报信像雪片一样飘向纪书记的办公桌上。 宋秘书拆信拆得手都麻了。 纪书记看着桌上如小山一样的举报信, 淡声说道:“看来这个谈树仪是犯了众怒呀。” 宋秘书观察着纪书记的脸色, 小心翼翼地说道:“确实如此, 他这人平常看上去挺好,真是知人知面不知心。” 两人正在说话,有人敲门,是谢阳来了。谢阳做为纪书记的前任秘书,一直很得纪书记的喜欢。 宋秘书对他自然很尊敬,给他倒了杯水就关门出去了。 谢阳看着满桌的举报信倒不觉得惊讶。墙倒万人推,鼓破万人捶,人性从来都是如此。 纪书记和气地跟谢阳聊了几句工作上的事,就漫不经心地问道:“谈树仪和杨君苏之间的事你也知道了吧?” 谢阳道:“事发突然,我是在事后才知道的。” 纪书记接着问道:“你对这件事怎么看?” 谢阳在来之前已经考虑过纪书记会问他这个问题,他稍一思索,便谨慎地说道:“我不知道事情的全貌,就我所知道的情况发表一点个人的看法,我觉得此事是谈树仪有错在先,杨君苏是被迫反击,再加上革委会的介入,四场群众的参与,事情最终走向不可控的方向。” 纪书记道:“谈树仪固然有错在先,但这个小杨太有主意了。” 谢阳观察着纪书记的神色,心说,怪不得杨君苏百忙之中还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