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瞪着晏辞,似乎没想到自己竟然被拒绝了。 晏辞深深看了她一眼,那眼神里仿佛什么也没说,又仿佛说了一切,然后移开目光,没有再看她,而是道:“而且如果你不喜欢苏青木,可以直接跟他说,没必要...” “没必要什么?”听了这话余荟儿终于咯咯笑起来,仿佛听到了什么好笑的笑话,她逼近一步,“没必要骗他?那你说,我骗他什么了?” 她盯着晏辞的眼睛:“我既没说过喜欢他,也没答应他什么要求,我骗他什么了?” 晏辞没有再看她,他的态度让余荟儿自从出生以来,第一次感觉到自己被忽视了,这种从没有体验过的感觉让她觉得无比羞愧,面前的人的目光就像在她身上泼了一盆冷水。 余荟儿瞪着他,许久之后,一股无名的恼怒攀上她的心头,敏感的内心仿佛被扎了一根刺,那根刺在她心里不停地搅着,迫使她必须做点什么才能让它平静下来。 于是她笑了,路人皆朝这边看来,莫名其妙地看着这穿着光鲜的一男一女。 余荟儿直起身子,露出那对儿可爱的小梨涡,她盯着晏辞,轻声道:“你会后悔的。” 晏辞没再说话,也没有再看她,他还要去找顾笙,于是转身离开这里,身影很快汇入人流消失不见了。 … 余荟儿站在原地,路过的人看着这两人,显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在余荟儿耳朵里,他们似乎在嘲笑她的不自量力,似乎在嘲笑晏辞的“不解风情”。 笑声不时传来。 她几乎是咬着牙盯着他消失不见的影子。 直到一阵马蹄声传来,有什么东西停在了她身边。 余荟儿转过头去,正好看见一架车舆外壁刷着清漆的马车停在她身旁。 那马车一看就不是寻常人家能拥有的。 余荟儿皱了皱眉,无论里面是谁都不是她惹得起的,于是她加快步伐想要避开。 就在这时,马车帘子突然被拉开了,露出坐在里面的人的脸。 那是个男人,打扮上一看就是个富家公子,面目还算英俊,只是一双眼睛又细又长,所以看人的时候平添几分不怀好意,让人情不自禁地背后发凉。 他上下打量着一身朴素,然而容貌昳丽的余荟儿,有些无礼且惊奇地啧啧道: “没想到白檀镇这种穷地方,还能有这等绝色。” 余荟儿在心里冷笑一声,这种口舌不干净的登徒子她见得多了,转头就想走,那公子哥却叫住她:“走这么快做什么?你那情郎不懂怜香惜玉,本公子可是懂的。” 余荟儿站住脚步,转头看了看他:“你到底有什么事?” 公子哥探出头,看了看晏辞离去的方向,故作遗憾地叹息道:“本公子向来见不得如此不解风情的人,竟然丢下这么漂亮的姑娘自己走了。” 他话音一转:“良辰尚好,要不本公子陪姑娘赏灯?” 第53章 余荟儿看了看他,又看了看晏辞离去的方向,心念一动,立马明白他的来历,于是拢了拢头发,大大方方站着。 刚才的恼意一点点随风而去,一抹娇笑爬上她的漂亮的脸颊,故意道:“还是算了吧,我只喜欢长得俊俏的公子。” 那人眯了眯眼睛,面上也不恼,慢悠悠道:“那姑娘到底是喜欢长得俊俏的公子,还是姓晏的公子啊?” 晏。 余荟儿一听到这个姓微微错愕,终于抬头正眼看向他。 只见这人细长的眼睛眯成一条缝,笑嘻嘻道: “你看巧了不是。” “正好,我也姓晏。” ------------------------------------- 晏辞穿过人群一路往回走,一边跟人打听有没有看到一个十七八岁的小哥儿,一边从长街这边走向那边。 直到一个老妇人看他像无头苍蝇般乱转,看不下去给他指了方向。 晏辞顺着她说的方向而去,这才看到一个青色的身影正坐在旁边已经关门的店铺门口的台阶上。 他心头一紧,忙跑过去。 ... 顾笙在人群里被挤来挤去,好不容易才退到一个安静的地方。 他生怕晏辞一会儿回来找不到他,于是就躲在一边的台阶上坐着。期间路过的人都好奇地看着这个打扮的像个娇贵小公子的哥儿。 毕竟今日出门的姑娘哥儿繁多,每年这个节日都有那么几个不谙世事的和家仆走散。他们以为是谁家走失的小少爷,有不少人上前与他搭话。 “你是谁家的哥儿啊?是不是和家人走散了?” 顾笙轻声解释了,说自己在等夫君回来了,人们便点了点头散去了。 他坐在台阶上,等的无聊了,就把下巴放在膝盖上,就着远处照过来的光,低头看着青石板上爬来爬去的蚂蚁。 不知过了多久,一阵熟悉的梅香味掠到面前。 顾笙嘴角扬了起来,果不其然一抬头就撞入熟悉的眸光中。 “跑哪去了?”晏辞把他拉起来,坏心眼地隔着一层单薄的轻衫捏了捏他的腰。 顾笙把手按在他的爪子上,抬起小脸,月光下眼尾的小痣愈发红润,衬得其人面色白皙如玉,拢在乌黑的发间,好看的要命。 顾笙根本不上他的当,非常认真地指出:“明明是夫君你拉着别的哥儿走了,我喊你半天都不回头。” 这话说得晏辞多少有点羞愧,轻咳了一声掩饰尴尬:“那不是人太多了吗...” 顾笙对他的回答很不满意,但也不发作,就是睁着眼睛看他,晏辞看着他的脸手就开始痒,忍不住又捏了捏他的小脸。 “还要不要逛?”他低声问。 顾笙体力不行,被人群挤了半天早就累了,但是又想看花灯,也不知哪来的劲儿。 晏辞看着他倔强的小脸,试探道:“我背你?” 顾笙果断地摇了摇头。 晏辞委屈,一副被嫌弃的表情:“不要吗?” 顾笙继续摇头,还很认真地分析:“夫君,在外面要注意形象的。” 你不要形象我还要的。 虽然他是个哥儿,但在外面也不能让夫君总背着。 晏辞倒是没这方面负担,他就是想和顾笙多贴贴,他不愿意就算了。 于是又陪他逛了一会儿,直到顾笙玩够了,看看天色也已经不早了的时候才往回走。 因为今天路上的人多,不少平时早就打烊的铺子还开着,到处欢声笑语。 等到路过他们铺子所在的那条街时,晏辞无意间回头看了一眼,就远远地看到街的尽头,他们的铺子里面还隐约亮着烛火。 晏辞以为是谁忘了熄火,万一走水了可不是闹着玩的,不管有意无意,后果都是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