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88(1 / 1)

俘虏。 但是听着他们的交谈声,徐雪筠突然想起来一件事。 “还是不要太好心吧。”她的声音不大,但是却很清亮,让众人一下子就意识到了这是谁在说话,顿时清醒了,皮也紧了。 完蛋,吵上头了。 李世民气的面色发黑,但只能说幸好他们还没打起来,用眼神从他们身上扫过,里面的意味很明显,让他们等着,之后他从天幕上回来再和他们算总账。 接着笑着问道:“徐爱卿有何见解啊。” 徐雪筠其实也没见解,但是她觉得这些人吵的事情很熟悉,好像是上历史课的时候老师给他们拓展的一个小趣事。 可现在她没有剧本了,她也不知道该怎么用古代的话说,幸好她说出来之后,周围的人也没有用奇怪的眼神看她,好像她说的话和他们说的话是一样的。 李世民听完她讲的故事后脸更黑了。 因为徐雪筠所说的事情,好像就是他们现在在吵的事情。 有些人觉得要善待俘虏,有些人觉得俘虏不得不防。 ‘请皆置之河北,分立酋长,领其部落,则永无患矣’,就是让他们迁徙河北,分立酋长,不让他们拧成一股绳的。 还有让他们依旧分立,但是不用来到河北而是安排在定襄等边境,让他们为唐朝守护边疆的。 还有认为收留他们没什么好处的,以及‘王者之于万物,天覆地载,靡有所遗。今突厥穷来归我,奈何弃之而不受乎......授以生业,教之礼义,数年之后,悉为吾民’的。 也就是认为可以教化他们的。 而魏征则认为,‘突厥世为寇盗’,都不是什么好人,‘人面兽心’,而且‘今降者众近十万,数年之后,蕃息倍多,必为腹心之疾,不可悔也!’,也就是说他们现在是十万人,但是他们还会生孩子,越生越多,这么多人之后都在唐朝的腹地上,必定会成为大患。 所以听徐雪筠这么说,那个朝廷上下都好奇了起来,那历史上的他们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李世民虽然看了史书,但是天幕让他们能够看到的史书都是不详尽的,大事能看到,但是像这样的小事却不知晓。 “最后啊。”徐雪筠的语气幽幽,“最后人家在河北天津到甘肃这么大的一块地方,安家落户,有一部分还跑到了中原以及皇宫内,成为了皇宫内的侍卫。” 然后仅仅只过了九年,人家就发动叛变了。 “还差点把李治给杀掉呢。” 李世民:“......” 魏征哼了一声,用鼻子出气。 瞧瞧,瞧瞧。 他说什么来着。 都说了这些人人面兽心了,就是不听他的,看吧,之后果然叛变了。 第133章 徐雪筠觉得这个朝上的很开心,虽然和她想象中的有点不一样,应该是特色的npc互动剧情吧。 实际上丢了个大脸的李世民:“啊......应该是吧。” 还有不知实情的其他朝代的人相信了。 “不愧是唐太宗陛下!竟然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排演出来如此逼真的现场反应!” 诸位大臣们的演技也让人意外——他刚才完全没发现这是演出来的! 看见这条弹幕的李治:“......” 够了,别再说了。 上完朝之后当然就要在皇宫内逛一圈了。 “我之前去过故宫。”徐雪筠和卫青边在花园中散步边闲聊,“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前朝还好,但是后宫很小。” 虽然知道皇帝并不是一年到头都住在皇宫里的,避暑啊,出巡啊,又或者是住在自己的别苑里,跑的勤的皇帝一年能够一半时间在皇宫里都算是不错的了,但终究还是要住半年的嘛。 徐雪筠还是觉得小。 卫青不知道怎么接话,便问道:“有多小?” 多小才能被徐姑娘单拎出来说呢。 徐雪筠回忆了一下,她之前因为好奇还特意查过资料:“好像是因为人口越来越多,然后建造宫殿用的巨木又没那么多了,所以所有朝代的皇宫大小一直是递减的。” 最早的‘阿房宫二百里’虽然只是一个夸张的说法,阿房宫实际上也没有建成,但是也能体现一点,毕竟故宫一共也才72万平方米,也就是0.72平方千米。 而秦朝阿房宫,建成的面积就有0.55平方千米,完工预计可达11平方千米,嬴政所居住的秦咸阳宫,占地面积达3.72平方千米。 刘彻看了眼自己的宫殿,好奇:“平方千米是多大?” 刚巧,李世民也好奇这个问题:“平方千米是多少亩?” 1平方千米为1500亩。 这样一换算,众人都知道徐雪筠说的小有多小了。 刘彻皱眉不解:“身为一国之君,怎么住的如此......” 憋屈。 西汉皇宫多,他经常居住的未央宫,面积覆盖......如果按照后世的换算那就是,5平方千米。 比那什么故宫要大不知道多少倍。 李世民也觉得是小了点,他现在居住的还是隋朝时期的太极宫,面积也有4.2平方千米,大明宫虽然因为唐高祖去世而停止了修建,但是之后想必再建起来也不会太小。 只有赵匡胤没说话。 因为要真正算来,他现在住的都不能算是专门建造的‘宫殿’,但其实......也和徐姑娘口中所说的故宫差不多大。 朱元璋一脸问号,他虽然不喜欢浪费,但是这衣食住行,住的地方是能省的吗? 这什么‘故宫’是谁建的啊,这么小家子气。 比他的宫城面积还小了近一倍。 然后再一听。 明成祖朱棣。 朱元璋看了眼自己下首的儿子,拧着眉,不知道怎么说,说他太节省了好像是在鼓励他浪费一样,但是这让子孙住一辈子的地方,也不能太比不过其他朝代了吧。 朱棣喊冤,不是他非要建这么小的宫殿啊,是有原因的! 他发弹幕比他爹熟练多了,朱元璋还没在弹幕上问呢,他就已经开始解释了。 “是因为当时刚迁都!” 众所周知,自秦朝开始,国都便在咸阳,长安,洛阳一带,都是在明朝比较靠中间的位置,再加上宋朝南迁的事情,基本上朝廷的中坚力量都在南方。 而他要迁都,甚至一开始顺天府都没什么人。 还是他把各地流民,江南富户和山西商人等迁入北京,慢慢有了人气,又下令全国百姓迁往北平,顺天府这才充盈起来。 然后还要在这些本来就少的人手中安排建造皇宫和城垣的事项,还得千里迢迢运到北京。 而且......也的确是没有那么大的木头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