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佩文学 > 未来科幻 > 白雪歌 > 分卷阅读9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94(1 / 1)

多,除了德叔、韵嬷嬷、二十几个可靠家丁和丫鬟,便只有艾老板派来的黑衣执意相随,他武艺颇高,也好保护二人的安全。 周檀在城墙前徘徊了良久,曲悠知道他在等谁,可是周杨始终不曾来过。 出城走了不多久,途径京华山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艾笛声和柏影为周檀和曲悠送来了宋世翾的信笺,他不能出栖风小院,简单地写了一首诗相赠—— 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长安父老,新亭风景,可怜依旧。夷甫诸人,神州沉陆,几曾回首。算平戎万里,功名本是,真儒事、君知否。 况有文章山斗,对桐阴、满庭清昼。当年堕地,而今试看,风云奔走。绿野风烟,平泉草木,东山歌酒。待他年,整顿乾坤事了,为先生寿。 周檀看完之后,露出一个欣慰的笑容,他将信笺折好,交给了曲悠保管,叫艾笛声带回了一句“计日以俟”。 车马逐渐消失在汴都城外,周檀打了帘子回看一眼,见有阴云自头顶掠过,飘向汴都,将城门笼罩在了一片昏沉之中。 而前方,依旧是晴空如洗。 他沉默了一会儿,终于听清了曲悠口中他一直没有听懂的歌。 “你唱的是长吉先生的词?” 曲悠没理他,颇为惬意地坐在马车之外,望着前方,口中继续哼着歌。 “飞光,飞光,劝你一杯酒,我不识青天高、黄地厚,唯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食熊则肥、食蛙则瘦。神君何在,太一安有,天东有若木,下置衔烛龙。吾将斩龙足、嚼龙肉,使之朝不得回、夜不得伏…… “自然老者不死、少者不哭,何为服黄金、吞白玉?谁见任公子,云中骑碧驴,刘彻茂陵多滞骨,嬴政梓棺费鲍鱼……” 神君何在,太一安有? 此句名为《苦昼短》,周檀想。 与她秉烛夜谈之日犹在昨日,只是春日已至,不必再为夜长忧愁,白昼渐盛,就算有阴云密布,也终将重见天日。 他们要做的事情,才刚刚开始。 作者有话说: 下章换地图! 再提醒一遍,昨天那章2k替换成了5k,记得刷新去看~ 子谦信上诗句是辛弃疾《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悠唱的词是李贺的《苦昼短》,曲是燕池的同名曲,家人们可以去听一下,我太喜欢了~ 知君仙骨无寒暑,千载相逢犹旦暮。故将别语恼佳人,欲看梨花枝上雨。 落花已逐回风去,花本无心莺自诉。明朝归路下塘西,不见莺啼花落处。 ——苏轼《木兰花令·次马中玉韵》 ---------------------------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乐微 2瓶;和气不止者曰、橙橙、micouver、虞兮、香 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 卷三·澹荡风波 ?? ◇ null 第59章 百丈冰(一) ◇ ◎拦路◎ 百丈冰(一) 曲悠本以为, 路途遥远,又不着急,或许可以在途中游玩一番,不料她从前还觉得坐马车舒适, 真坐了一个月后被折磨得昏天黑地, 一颠簸就想吐。 周檀无奈, 只好避开了正午阳光最盛的时候, 带着她一同慢悠悠地骑马。 所幸众人已经到了离鄀州城不远的地方。 临近西境,白昼时间越来越长, 有时候曲悠甚至能在马上与周檀一同看见长河落日的奇景,他怀抱着她,抓着手中的缰绳,任凭日光将瞳孔染成一片金色。 如此瑰丽动人的景色, 让曲悠的不适感都消退了许多。 她兴致勃勃地盘算,进城之后要好好锻炼身体, 从前写论文时常熬夜,在汴都时又心惊胆战、不得安生,如今终于有了机会。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们能一起去临安, ”她坐在周檀身前设想, “临安是我的故乡,亦是你的故乡……啊,不对,你只是在临安长起来的罢了, 真算起来, 这西境才是你的故乡罢?那我们就先到这里来, 再到我的故乡去……” 周檀“嗯”了一声, 有风沙被卷挟起来,扑到脸上,他抬手挡在了她的面前。 曲悠继续道:“我们途中能看到鸣沙湾和月牙泉吗?我从前特别想去来着……” 周檀带着笑意淡淡地应着,她不由自主地越说越多,越说越感受到一种空空的恐慌。 在汴都时,一桩接着一桩的事情压得她没有将自己放空的时间,现在行在这前后无人的沙道上,曲悠突然想起了一件事情。 周檀在还朝成为宰辅之后极少写诗,《春檀集》倒数第三首,那首语焉不详的悼亡诗,好像写在他从鄀州回到汴都的第二年。 可惜她从前并不是专门研究周檀的学者,不能全盘记住他人生中每一个重要的时间,只能根据历史大事、周檀的诗集和他人变化大致推测。 按照历史轨迹来说,变法的第二年,《削花令》颁布之后不久,周檀的夫人就已经不在了。 那么她……会死吗? 在当初许嫁之时,她好像想过这个问题,可从前只觉得“一时半会死不了”,仿佛看到的是别人的人生。 如今她已知道,这是她的未来。 即使知晓后事,也不能看清的未来。 那日与周檀同登樊楼之后,她开始越来越多地想到这些从前刻意逃避的问题。 来到这里,虽然改变了很多事情,可这一个多月来的颠簸声中,她仔细回忆一遍,竟然又觉得什么都没有改变过。 史书浩瀚,罅隙广大,明面上的故事总是一笔带过,燃烛楼兴修、傅庆年和九皇子共同在党争中退场、周檀被贬官至西境……这一桩桩一件件的历史大事并没有任何变化,就连野史中记载的谷氏女坠楼一案,也确实是权贵肆意欺压、逼良为娼的惨剧。 曲悠苦笑了一声,看来即使是学史之人穿越至此,也并不会有什么所谓的“金手指”,她完全不可能窥得每一件事的前因后果,只能根据结果回头揣测、在这揣测的过程中,她还要担忧自己的动作是否会影响到历史的走向,从而产生蝴蝶效应,致使它由已知变成混沌的未知。 所以即使历史上周檀不会死,在得知他入簪金狱中时、得知他要坦白一切与宋昶对峙时,她还是不得不担忧。 如今她已觉得自己不是历史的局外人,那千年之前,到底有没有她这样一个人的存在呢? 多么薛定谔的问题啊。 那一切真的会照着历史重演吗? 她会死于周檀回朝之后的日子里,而周檀好不容易扶持明帝登基之后,照旧维系不住他如今艰难得来的一切,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