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你可是宝儿的师父,俗话说得好,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不如道长你来给宝儿取个大名。” “我取?”李乐只神色惊讶,眼底闪过一丝震惊,他来取这个名字是不是有点不太合理,太子还活着呢。 公孙淼然看出李乐只眼中的犹豫,为了他小侄子以后能有谁也越不过去的靠山,公孙淼然连忙道:“这有何不可,你只管想,合不合适殿下也不会怪罪于你。” 李乐只低头看向宝儿,同小崽子的眼神对上,看到小崽子眼中的期待,还有这么好的一个机会放在他眼前,他岂有不试试的可能。 比起别人是赵琮,他私心更想他亲手带大的崽子是。 李乐只摸摸崽子的小脑袋,笑道:“祭祀常用祥瑞美玉为琮,就叫赵琮。” “赵琮,”公孙淼然低低喊了一声,眼底闪现喜悦,他立马道:“这个名字好,宝儿以后也是有大名的人了,能喊宝儿的日子不多了。” 宝儿,也就是赵琮的名字算是暂时定下,公孙淼然心知,宝儿以后不会叫旁的,赵琮就是他的大名。 公孙淼然强压下来心中的欣喜,没有转身离去,而是等李乐只教导完毕后,才带着赵琮离开,顺带和他表哥说此事。 当赵宣得知宝儿被李道长取名为赵琮后,也欣喜万分,抱起宝儿朝里头走去,至于公孙淼然则是被他赶回了家。 因政事繁忙,即使他有意多休息,好养好身子骨,但事情诸多,赵宣也知晓他的身子,没有明面瞧着完好,宜州那次的毒还是给他的身子骨带来不小的病痛,也不知能活多久。 这次宝儿能被李道长取名为赵琮,他也能够放下心来,若真的有意外,他出事独留他们两人,有李道长为师,还有他爹的照看,老三不会和侄子抢皇位。 在这之前,他还是要替他儿子扫清障碍。 赵宣心中所想,没有表露在明面,依旧含笑逗弄儿子,和太子妃聊家常,顺带也和她分享宝儿有大名的好消息。 宝儿有大名这事也传到宫中,赵帝得知李道长果真给宝儿取了大名,还是赵琮,祭祀祥瑞美玉,可见道长对宝儿也是寄予厚望,他也不用担心他们父子两个以后了。 赵帝咳嗽一声,身边的内侍刘公公立马上前奉茶,并道:“陛下,可要传张太医瞧一瞧。” 赵帝喝了一口茶,摆摆手道:“都是老毛病了,无大碍,那边的情况如何?” “一切顺畅,只待时机一到。” “好。” . 三皇子知晓李道长给赵宣的儿子取名为赵琮后,暗自冷笑一声,笑自己从前居然还痴心妄想,他爹可真是一心为赵宣谋算,连这事都在算计之中。 若是从前,三皇子还想同赵宣争上一争,可随着李道长名声大噪,他已经无争夺的必要,真将赵宣赶下去,还会被打成乱臣贼子。 不如盼着赵宣早死,他好侄儿上位,还能得到一个善终,或者成为封疆王。 最近那三国狗咬狗已经打疯,等尘埃落定,也是他们大梁登场的时候。 若不能成为一代圣君,那便成为横扫沙场的大将,总归都是青史留名的存在。 或许赵宣上位当皇帝,还不会有他这位大将出名。 . 六皇子知道赵琮有了大名后,对赵帝的安排更暗恨一份,他原本打算拉拢李乐只,让其成为他的助力,可偏偏这李乐只是他侄子的老师。 他可没忘记,他爹给李乐只封的官职是什么。 太子太师。 这不仅内定赵宣是太子,连他的儿子都要内定为太子,他爹的心未免也太偏了,难道他们不是他的儿子。 六皇子愤恨,他走到内室,打开床边的暗格,暗格内放有一个小白瓶。 他拿起小白瓶摩挲了两下,这里面的东西是殷太子送给他的好东西,说是千日醉,人服用后会如同喝醉了一般长梦不醒,最后在千日后没了生息。 原本这样的好东西,应是在赵宣死后,他被封为太子的时候动用的,可现在他已经等不下去了。 要想个法子,让他爹服用下去。 . 玄阳宫 玄阳子夜观天象,发现前星光芒暗淡,不是好兆头,这代表着太子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为避免是自己看错,玄阳子立马找到李乐只。 此时,天色已黑,院子空旷又没有多少人气,李乐只住在前院里,徒弟还在学院里尚未回来,陪同他的只有小五一人。 小五耳尖,听到动静后,立马去打开门,看到玄阳子的身影后,他先是一怔,随后让开身领着玄阳子进入里头。 李乐只也听到动静后,起身披衣走出,他开门看到玄阳子前辈的身影,也是一怔,略微疑惑。 不知前辈深夜前来所为何事。 第163章 两人在前厅落座,小五端了两杯白水出来,放在两人的旁边。 玄阳子端起杯子喝口水润润嗓子,他看了小五一眼,没有开口说话。 小五很识趣,没有打扰两人,默默退下。 直到小五走远,玄阳子才慢慢开口道:“李道长,你可知前星今夜异动。” “……” 李乐只未言,落在玄阳子眼前,一切尘埃落定,正如同他所看到的那样。 太子会出事。 这可不是好兆头,太子出事,国将不国,外有豺狼虎豹窥视,内有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依他所见,三皇子有将帅之才,却无仁者之心,对百姓并不看重,真让他上位,百姓如猪猡,任人可欺,从前有太子主内,三皇子主外,互相平衡,互相牵制。 现在太子出事,其余皇子还不如三皇子,就连冒出头的六皇子,玄阳子也不认为他能坐稳皇位,能当一国之君。立嫡立长,一样不占,文不成武不就。 剩下的四皇子、五皇子也是庸庸碌碌之辈,没有一个能挑起大梁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玄阳子如何不愁,万一太子真的出事,这些成长起来的皇子,一个都不能选。 那只能选未成长起来的。 玄阳子突然想到一人,正是合适的人选,他看向李乐只,见李乐只面色没有任何变化,不免想到,是否今日景象,李道长早有预料。 是了,凭李道长的本事,这天下还有什么是能够瞒住他的。 所以,这件事在两年前李道长就知晓,还是李道长今日知晓的,或许两者都有。 两年前李道长没有拒绝被封为太子太师,是早已预料今日的局面,太子早已式微,下一任太子是赵宣之子——赵琮。 来之前,玄阳子也听闻李道长给赵宣的儿子取名为赵琮,还恰好是今日发生的事。 这两件事摆在一起,他不免多想——李道长今日取名,是否是在向他透露,是否是在告知于天下道门,让他们知晓后续该如何办。 太子出事,已经是必然。 那么,在事情发生后,他们也要齐心协力推举赵琮上位,绝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