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佩文学 > 其他题材 > 听说我是神算子 > 分卷阅读23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39(1 / 1)

,合该是他继承家业,我想算算,他何时会继承家业,是否顺畅?” 第136章 不知情的,还以为两人关系极好。 连李乐只算卦的手都顿了一下,然后装作没有察觉出来,只说道:“稍等。” 李乐只从屋里头拿出龟甲,当着殷文佑的面摇了几次,实际,背地里还是徒手掐算。 李乐只按照殷文佑的问题将结果算了出来,和他所想的结果差不多,这位殷太子想要上位,可谓是困难重重,除了站在他身后的臣子,竟有举目皆敌的现象。也就是说,不少人都想将这位殷太子拉下来,包括昭国皇帝都不愿看到对方上位,自然也包括眼前这位。 李乐只又算了一下殷文佑和殷太子,发现这两人比起其他同父异母的兄弟,还要更亲近一分,两人母族是同一家——佟家。 殷太子是先后之子,殷文佑是继后之子,当初昭国皇后死后,佟家又将先后的妹妹送进宫中,在未生下殷文佑之前,这位继后对待殷太子也是极好的,其背后的佟家更是坚定的太子党。 只是这一切,在继后生下殷文佑后就变了,别人的孩子可没有自己的更重要,继后就想扶持自己的儿子上位,而两人背后的佟家,却依旧是坚定的太子党。 这也导致继后看殷太子,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想要除掉对方,而在这样环境生长下的殷文佑,也抱有同样的想法,而非站在殷太子那一处。 对方前来找他算卦,也不是想得到殷太子能顺利上位的消息,只是,李乐只也无法保证,他若是隐瞒下去,殷文佑等人不再为难殷太子,殷太子要是顺利登基,岂不是,他成了对方的帮手,这可不行。 也无法确定,自己的卦象不会有更改的可能。 李乐只不愿去赌这个可能性,也不愿说谎,他过不去自己那道坎,面对这样两难的局面,李乐只心底叹口气,还是说道:“会有波澜,三年后,会继承家业。” “三年?”殷文佑心头一震,眉头紧锁,他万万没想到对方会在三年后登基,他爹身体尚好,对方岂会在三年后登基,这里面一定发生了什么他不知道的事,难道…… 不管对方是否会造反,留给他的时间只有三年了,原以为还有不少时间和他六哥争一争,这才迟迟未曾下手过。 殷文佑暗恨。 早知今日,他应早早动手,也好过如今。 比起他六哥,他势孤力薄,想要将他六哥拉下来,可要费上不少事,在此事上,他还需借刀杀人。 殷文佑看了一眼李乐只,又将到嘴边的话咽下去,他是知晓消息并不错,他的六哥为了得到这位李道长,想将他收入昭国,后续可是会让其在大梁身败名裂,可这种事,不该是现在的他能说的。 殷文佑只能按捺下来,等离去后,才好借由这件事情联络上梁国太子。 殷文佑眉眼弯弯,拱手笑道:“多谢道长告知,想必哥哥听到这事也会欣喜万分。” “……” 李乐只没搭话,默默收起龟甲。 殷文佑也不在意,从袖中拿出卦金放到桌上后,道:“若日后能得见李道长,我必扫榻以迎。” “……” 李乐只这才抬头看向他,心情很复杂,怎么有人走之前还要咒他一下,再次见到他,还扫榻以迎,他出现在昭国,那是好事? 没有沦落成阶下囚,被昭国折磨,都是他命大。 除非哪天昭国纳入大梁的地图里,他过去旅游,那时候再相见,还不知是何光景。 出于礼貌,李乐只还是“嗯”了一声。 而殷文佑,从李乐只那处离开后,便没有在大梁境内多停留。在彻底离开大梁之前,殷文佑还是想办法向赵宣传递了书信,同他说起殷太子的打算。 是夜,传递书信的鸽子刚飞入太子府中,便被蹲守在暗处守护太子的暗卫击落下来,在那鸟彻底掉落地上之前,一道漆黑的声音接住那鸟,后又隐住身形。 当他低头看向那鸟后,在鸟的腿边发现装有纸条的信筒,他取下来,将那纸条展开一开。 “昭国太子要对李道长动手。” 见到这样的字样后,暗卫不敢有任何停留,将手中的纸条递了上去。 赵宣看到纸条上的字后,面色如旧,没有任何的变动,心里却在想这事又是谁传到他手中的。 想要知道这个答案,并不难,赵宣手一招,就有人去太卜署抓人,这次被带来的正是申涯的师兄——古太卜。 古太卜被带到太子府的时候,还有几分震惊,不知道太子请他为了何事,他一个替各地祈福算卦的道士,应该是无处得罪太子的。 想到这里,古太卜才放松下来,见过太子后,才问道:“殿下可是有要紧的事?” 赵宣睨了他一眼,两指间夹着纸条,摆到古太卜的面前问道:“算算是何人送来的。” 古太卜心里头已经想骂人了,但对上太子那张脸,什么话也没有说出,正要伸手接过那纸条时,太子又收回了手。 古太卜:…… 这事啥也不让他知晓,纯算啊。 古太卜没有任何办法,也只能硬着头皮算下去,总不能让太子以为他们玉清宫无人,能这点简单的事都算不了。 只是这种事,想要算,可没有那么快,对比旁人是快的,但是,早已体验过李道长算命的赵宣,等了半晌才等来一个答复,自然觉得古太卜算卦过于慢了。 对于李道长的本事,更有清楚的认知,在大梁想找出比李道长厉害的道士,寥寥无几。 古太卜不知赵宣心中所想,他算出来后,心底一惊,还是一五一十说出来。 赵宣得知送纸条前来的竟然是昭国八皇子殷文佑后,也诧异了一二,这位八皇子居然告知她这等重要的消息,还透露是殷太子,这是想同他卖个好? 对方此举,更像是借此事,让他对殷太子动手,好成为杀向殷太子的那把刀。 赵宣心底一清二楚,可解决殷太子,对他而言,利大于弊,比起昭国其他的皇子,同位太子之位的她,自然知晓走到这一步的殷太子,比起旁人,可不容小觑,等对方登基,会比昭帝更要难缠。 只是单凭这消息,还不值得他大动干戈,也不愿成为那把刀。 殷太子想要李道长身败名裂,说到底,全看他和他爹对李道长的看法,他们信任李道长,在大梁,便无人敢对李道长下手。 赵宣还有几分期待,想瞧瞧殷太子有何手段,能让大梁人怀疑李道长的身份。 赵宣这边正惦记殷太子,殷太子那边也惦记着李乐只,只是比起之前想要拉拢对方,殷太子更想雪中送炭。 因此,殷太子便写了一封信给雪国皇子,让他那边将消息散出去。 雪国皇子收到消息后,自然只觉对方难缠,没有送到嘴的利益不愿动手,但这种事,雪国自上次在凉州城吃了败仗,国内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