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稠状,等藕夹出锅后淋上去,鲜嫩味美的蒸藕夹就成了。 今天人比较多,常念怕晚饭不够,还炒了葱爆羊肉、芹菜肉丝,炖了菌菇白菜鸡汤,搭配蒸的红薯,一顿丰盛的晚饭就做好了。 倒也真不能做出百十来人的饭,常念只各家送了一些让他们尝尝鲜。不过,他倒是把自己二十人小队也叫了过来,在帐子外摆了长长的一个桌子。 厉也洗漱回来了,也弓着腰进了棚子,帮着来来回回的上菜。 等菜都上齐了,瑶招呼:“都别干站着过来吃饭了,你们祭司可与我夸了这菜半天,都尝尝是不是真像他说的这么好吃。” 常念用胳膊肘轻轻碰了一下厉,“走吧,首领大人开饭了。” 饭桌上,大家对这顿饭赞不绝口。 “祭司,没想到藕这么好吃。” “是啊,和鸡肉夹在一起真的又鲜又解腻。” “要说解腻,还是这个凉拌藕片,脆脆爽爽的,能让我多吃下一只鸡。” “那你还是少吃一点吧。” “第一次觉得芹菜也挺好吃的,搭配着肉丝一起炒,清香的很。” “是啊,这个葱爆羊肉也没话说。跟着祭司大人,我的舌头可享福了。” “没错,淋了蜂蜜的也好吃,甜甜糯糯的,要是家里的崽子吃到,肯定得乐的咯咯叫。” 常念听大家你一言我一嘴的,心里边也很开心。他放下筷子说:“大家都敞开了吃,今天的菜做了很多,不仅有你们的,每人另外还留出了一份,等吃完饭带回去给家人孩子尝尝。” 大家听了,心里边那叫一个得劲儿。祭司大人不但想着他们,还想着他们的家人孩子,谁能不熨帖。跟祭司这段时间累是累,但吃用上也比其他族人好很多,这让他们觉得很知足,也更想好好给祭司做事情。 厉坐在一边吃饭并没有说话,一会夹一个蒸藕夹,一会喝一口汤,一会尝尝凉拌藕片,觉得哪一样都好吃。 晚饭过后,二十几个人都要留下来帮忙收拾,常念摆手,“别在这儿忙了,我们几个收拾得过来,趁热把菜送回去,给家里人都尝尝。” 大家感激地提着篮子,朝着自家的方向跑了回去。 厉跟在常念身边一起捡着桌上的碗,问:“准备什么时候去西面看看?” 常念盘算了一下今天带回来的东西,“估计还得几日,今天找到了好多药材,尤其再过些日子天就要冷了,老人孩子少不了风寒感冒,我得和他们把这些药材整理好。” 说完,他又巴拉这手指头算,“除此之外,我还想做些纸,平时用木板画图太不方便了。还有你带回来了高粱,我也能酿一些酒,至于酒是什么东西,回头做出来了第一个给你尝尝。而且,眼瞧着房子的夯土墙已经垒起来了,玻璃的制作也要提上日程,今晚回去,我要仔细做一份工作排期。” 厉一边熟练地洗碗,一边说:“别着急,一样样做,正长身体的时候,别累着自己。” 说道长身体,常念发觉虽然自己穿过来的时间不长,但身体确实结实了一些。他踮着脚尖和厉比身高,完事还挑着眉毛问:“有没有觉得我长高了?” 厉将手上的水甩干,手掌托着常念的后脑勺,一把将人拉到怀里。常念的额头正好贴在厉的下巴尖上,就听上面传来的声音说:“好像长高了一点。” 厉的下巴上有一点不可见的胡茬,却格外的扎人,扎的常念的额头酥酥麻麻的。由于这个动作让两人离得很近,他甚至可以听见厉强劲有力的心跳声。 常念的呼吸有些热,不知道是金秋的天气让他燥热,还是其他什么。 他忙向后退了两步,捏着自己的耳垂说:“我就说嘛,我长个子了。”说完,拎起装着洗好的碗盘,朝家的方向走。 厉站在原地,伸手碰了碰自己的下巴和被热气拂过的脖颈。 第二日,族人都发现了一件奇怪的事儿,他们的祭司大人带着十多名战士去了不远处的树林里,摘回来一筐筐又酸又涩的柿子。 分麻组的一个嫂子问身边的同伴:“祭司采那么多涩果子干嘛?那东西估计怎么做也不能好吃吧。” 她旁边的同伴说:“我瞧着不像是给人吃的,不是祭司捡回来喂猪的吧。” 一边负责浆洗麻绳的婶子说:“你们看,好像是真的拿去喂猪了。” “我就说嘛?那东西哪是人吃的,吃一口嘴巴难受的半日都去不掉。”分麻的嫂子附和道。 说道吃的,又有人问:“前日的饺子,你们都学的怎么样了?” 分麻的嫂子说:“我这双手也就是和做活计,那东西做出来,给我家崽子都气哭了,不行不行。” 负责浆洗麻绳的婶子说:“我做的还成,虽然不能那么好看,但还能吃。” “是吗,是吗?”一群人围了上来。 “家里的红薯粉还有,要不中午都去尝尝?”那婶子说道。 “过几日吧,先让你家伴侣和崽子吃够了,我们在凑热闹去。”一群人说说笑笑,但始终没有放下自己手里的活。 常念确实选了一些品相不好的柿子喂猪,这东西味道不好,但对于猪来说还不错,瞧那头老母猪的吃相就知道它对这长在树顶上的东西还挺满意。 雁好奇:“祭司,晾这么多涩果子做什么啊?” “等以后你就知道了。”常念神秘一笑。 将柿子全部摊晒好,他又问:“前日安排的事做的怎么样了?” 在确定好要与厉一起去接朝部落的人时,常念就将二十人小队第二日的活分派好了,这段时间的砖烧了不少,已经开始加盖窑室。 之前负责建造水渠的人被常念派去建窑室,昨日因着要出门,也就将二十人小队叫去帮忙。 雁汇报道:“按照祭司说的,制玻璃的窑室已经搭好,再放两日就可以烧窑了。” 和建房子不同,窑室这里砌砖建房很快,二十人小组到的时候,地基和房梁都已经建好,两队加一起三十多人,也就一日的功夫窑室就全部砌好了。 “好,剩下的就按照计划推进,先建馒头窑,再盖盐场。至于之前说的砖厂,倒是可以先放一放。” 雁点头,记下了祭祀的吩咐。 既然腾出了时间,常念准备就酒和醋一起做。再过段日子,母亲的月份大了,酿些醋回头做点醋溜肉片、糖醋里脊给她尝尝。 他一刻也不耽搁,拉着雁一起去脱谷皮,磨高粱面。 脱皮的工具有些复杂,因着没有谷子常念也没着急做出来。这次全是靠着雁的一身蛮力抽打,才将带过来的高粱全去了皮。 常念:嘿嘿,有人帮忙真好。这要是自己上,就他胳膊上的二两肉,还不知道要抽到什么时候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