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太子的,现在,他不想让他的孩子也体验一把这样的滋味。他现在身体这么好,真的撒手再让弘临登位,还不知道哪一年。 第92章 密理三十年, 胤礽自觉将国家打理地还不错,盘算着就要退位时,现实狠狠打了他一巴掌。 安省联合了其他后加的省份企图谋逆!原来,当初胤礽虽然血洗了安南王室,可却遗漏了一位被去除皇室身份的公主, 这位公主生子以后, 就蠢蠢欲动,一直暗中与人联络, 或许以高位,或以身体勾引, 竟然也策反了不少人! 如今, 八旗军全部转换成了特密军, 而且是心甘情愿的,胤礽平定叛乱以后。开始彻查各国旧部,凡是有二心的一律铲除。 国家大有国家大的坏事,何况现在还不是现代有火车飞机的时代,用胤礽的话来说,就是他以后日子都在晃悠, 都不能把疆域给看全了。 密理三十二年, 太子妃怀有身孕。黛玉高兴的不得了, 天天往毓庆宫跑,胤礽也有点激动,好东西不停地往毓庆宫塞。只是很遗憾,胎没能保住。更残忍的是, 太医宣告太子妃身子受损,已经不能再有孕了。 密理三十三年,胤禛替弘历求取官职,被胤礽直接拒绝了,而且直言道,“我不喜欢这孩子,让他自己去参加科举,考上了朕再不会带小情绪。” 胤禛一愣,“二哥,为什么?” 胤礽看见他的神色笑了笑,拍了拍他的肩,“没有为什么,你啊,想多了,朕是单纯不喜欢这个孩子。” 说实话,胤礽是第一次把喜恶摆在脸上,胤禛是百思不得其解。 胤礽其实也明白,康雍干盛世不假,乾隆也真的有水平,但是他无法喜欢这个后代。即使这辈子没有了弘皙,可弘皙被改名被圈禁的事他永远记得,终究,他还是个凡人,站在了自己的角度,自私自利就是他了。 密理三十四年,弘历参加科举,只是连秀才都未中,仅仅得了个童生。 胤禛知道以后,没有训斥,只是深深看了他一眼,就自己进了书房。二哥是早猜出来这孩子考不中吗? 弘历却被打击到了,咬了咬牙,竟然反常地没再出门,真正把书看进去了。 密理三十五年二月二日,这天早朝正事说的差不多,胤礽看向众臣,“朕当初登基时的老臣,如今死的死了,回去养老的回去养老了。” “礼部,着手准备弘临登基的事宜吧,朕生辰过后,弘临就登基吧。” 朝臣大惊,礼部官员更是傻眼,“皇...皇上。” “怎么了?朕年纪大了不想干了不行吗?” 下了朝,弘临像个小尾巴跟到了干清宫。 “怎么,跟过来想干什么?” 弘临翻了个白眼,“阿玛,你知道的。阿玛您看着还很年轻。” 胤礽笑了笑,“可阿玛已经五十多了,弘临你也三十多了,阿玛不退位,说不定你还熬不过阿玛呢。” “可阿玛,大清还在发展之中,版图还能再大。” 说实话,弘临不可能不想登皇位,只是,他没有想到这么突然。这么说吧,他是想登皇位,但是却不希望因为皇阿玛提前退位导致国家发展迅速变慢。 胤礽好笑地看着他,“都已经大到这样了,你还想怎么大?把整个世界打下来?” “可阿玛,您不是做不到!” 胤礽哈哈笑了,“你还跟小孩子一样做梦呢。就是这样,整合还花了这么多年,大清的国力是强,但还是没到和整个世界对抗的地步。” 胤礽的退位引起了轩然大波,无数人挽留,联名信,诗歌,文章像是不要钱不要动脑似地往外冒。甚至还有人觉得是太子搞阴谋,逼圣上退位。不过这一说法并没有得到大众认同,他们不觉得圣上会是被逼下台的人。 “历史的发展,国家的进步,是由每一个百姓推动的,每个人都发挥了自己的作用,最近的文章诗歌朕都看了,你们觉得朕退位国家就怎么怎么,其实不然。朕驾崩了?没有,朕退位就不管大清不管百姓了?不会。出了问题朕一样会站在你们身后。” “弘临是朕一手培养的,从小学习治国治臣治民,之前由知县做到知府你们也是看在眼里的。你们又为何觉得他不如朕呢?” 胤礽说到做到生辰一国,第二天他就催促着礼部准备登基大典,胤礽成了太上皇,黛玉成了皇太后。 登基大典一结局,胤礽连跟子女找招呼都没打,就要拉着黛玉跑路。 如今,大街上的发型多种多样,但是短发几乎没有,一眼望下去,一半是胤礽现在这样的头发,一半仍是清朝经典发型。有时候甚至能看见黄头发蓝眼睛的人前面光着半个脑袋留着清朝发型。 至于小脚,已经很少见了,胤礽并没有下死命令,但是他让各地官员统计了小脚女子的数量,每个月都会当着众臣的面问最多的一省是哪个。 哪个官员没有面子?皇上不说,但是众臣的眼神都让他们感觉丢尽了人,至于隐瞒人数,他们就更不敢了。皇上在各地都有暗线,上次王大人为了摆脱垫底,将几个偏僻村子剔除了统计名单,结果竟然还被皇上知道了,直接被革职查办,现在还在大牢里头关着,不知道怎么一个结果。 同时,双管齐下,皇家出版社每个月都会有专门的版块将裹小脚的危害讲一遍。讲到最后,一些人都腻歪了,要求去除这个版块,负责人看到这么多人写意见信干脆回了胤礽,胤礽大手一挥,继续写!为了让不识字的也能懂,胤礽干脆制定了大喇叭计划,村子里必须有人喊,小脚女子多的村子更是必须每天喊。 加上现在女子可科举,会识字,国家与国家的交流越来越多,人们的思想已经在不经意间慢慢被改变了。 每一个地方都走一遍不现实因此胤礽挑了几处景色优美的地方,还做了攻略。 “咱们去弘临当知县的地方看看如何?看看发展成什么样了。” 黛玉点了点头,她对去哪里没有意见,她在乎的只是陪着她的那个人。 老夫妻两在外面晃悠了几年,留下了无数传说,胤礽皮肤已经松弛了,眼角也都是皱纹,但是偏偏看着却不是很老。 “兄台...台。” 胤礽看着这人的神色也不生气,和和气气地道,“有什么事吗?” “我...我们诗会定在这里,我以...以为你们也是来参加诗会的。”倒不是诗会没有上年纪的,只是这次他们相约的全都未过而立,可以尽情地吃喝玩乐。刚刚瞧这两人的背影,他还以为是谁早到了。 “没关系,那我和夫人就先走了,不打扰你们了。” “要不留下来一起吧!”说完,他就恨不得打自己一个嘴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