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佩文学 > 未来科幻 > 化宋 > 分卷阅读43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36(1 / 1)

府收回,必是也要开恩科的。” 说到这,韩昉无视儿子发青的脸色,语重心长地道:“这是仅有机会,咱们燕山府的文教,肯定比不过宋国那些沉浸此道多年的学子,但这恩科不同,这些年燕京兵荒马乱,大多人都荒废学业,为父这几年虽对你放松了些,但你底子还在……” 他越说越兴奋,还拿起大宋那可以加分的“杂科”书籍,分析其中哪些可以加分,以及给儿子准备的多段补习…… 韩公子听得面无人色,头皮几乎都要炸开了:“爹爹啊,孩儿我实在不是那块料,我觉得,要不然您再考一次,至于儿子我、我还不如我多在那宋镇立些声望,没准便进了哪位州官的幕僚里呢……” “一派胡言,这是天大的机会,若有了进士身份,将来便是名正言顺天子门生,将来有机会进入馆阁,为宰辅之臣,为父我若是入仕,便是贰臣,能有什么前途……” “爹啊,不试试怎么知道……我,啊!娘,我饿了,好几个时辰没吃东西了!” 在韩夫人的插手下,一家人终于艰难地达成协议,小韩同意认真苦读,但老爹可以督促,不能动家法,同时他如果有事出门,不能阻挡云云。 …… 大宋,东京城。 腊月依然在认真工作的赵士程伸了个懒腰,将笔放到一边,手上笔是他命工匠特制软毛头水笔,笔杆里有用橡胶草制的胶管,可以加墨水,不用频繁蘸墨,分量很轻,不用悬腕,大大提高了他的工作效率。 唯一不太好的就是看他这些小字批文的老臣们如今几乎人手一个放大镜,张叔夜有一次旁敲侧击,提醒陛下这样写不太正规。 赵士程的回复是送了他一支笔。 然后张叔夜便把腰间鱼符袋换成了笔袋,喜欢在各种场合拿出来,给别人提个字什么的。偶尔与宗泽王洋陈行舟等人联系,也用这个笔写信,还特别喜欢告诉别人这是陛下赏他的。 再然后便是舟儿第一个抱怨,自己在辽东苦寒之地,还拿着普通笔,手生冻疮,但为了陛下,这是小事,但他想念陛下,希望有个念想,比如陛下用过的笔什么的…… 赵士程立刻去信,答已经让人送了过去,是自己用过的云云。 这个头子一开,他的手下们便暗示明示地表示他们可以不用,但是不能没有,陛下您怎么能只赏两个人! 再再然后赵士程便在宫中开了一家钢笔铺子,每天一支换着用,笔上有他的宫廷印记,哪个用得顺手,便用来送人。 唉! 赵士程看着这支新笔,忍不住笑了起来,这都七老八十的人了,一个个怎么还和小孩似的,争这点气? 起身走动了一下,舒缓了下筋骨,想着最近天冷好像没锻炼了,得抽点时间多练练身体才是。 随后,他又坐回去,命人召见了辽国使者。 如今辽国的人心越来越散,萧干和耶律余睹虽然掌握了军政大权,但燕山府就那么点地方,很难供应起几万大军的开销,搜刮已到极限,若不是他支持一些军需,燕山府人说不定已经遍地反旗。 这位使者是耶律淳的儿子撒改,过来是请求大宋再送粮十万石,供应辽国朝廷近期的开销。 赵士程对此没有讨价还价,一口答应送这十万石粮食,只是如今北方封冻,只能暂时让河北路均一万石粮食过去,剩下的,需要明年开春,渤海和运河解冻,才能送到。 耶律撒改十分感动,拜谢这位大方的宋国皇帝,两人说了些官方的问候话。 耶律撒改告诉皇帝陛下,他已经在东京城的外城买了一处宅子 ,平时没有住在使馆之中,还喜欢听泽园的戏,家里人大多已经迁到宋国,谢谢大宋在辽国危机之时伸出援手。 他还代太后母亲询问了如果辽军投奔的大宋,能得到什么待遇,他们的契丹族人、奚人能不能在大同府近的草场里划一块地暂居…… 赵士程表示大同府那里不可,那是将来要军囤的地方,但是西夏那边可以试试。 谈完之后,耶律使者告退,他会很快把这些消息送到辽国那边。 赵士程看着他离开的背影,微笑着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 “如今燕京民心已向着我大宋,官家为何还要给那么多钱粮于辽国呢?”为他做起居注的舍人陈东,是他从讲义司调过来的,当初还是太学生时就直言进谏,年轻气盛,且胆子比较大,便忍不住问道。 赵士程看着窗外大雪,微笑道:“为什么不给呢?” “臣斗胆,觉着他们并非忠义之辈……”陈东问道。 “那又如何?”赵士程轻晃着茶杯,“他们损失越大,将来归服大宋时,麻烦便越少,如若直接接纳,军队人多了,便会抱团以投金等理由威胁朝廷,让朝廷不得不多加安抚。可若待遇好了,怕是又要引起其它禁军部将不服。” 说到这,他撑着头微笑道:“所以,一点钱粮算什么,待他们死得差不多了,剩下的老弱妇孺,才能真当自己是大宋人。” 没有得到回应。 赵士程回头一看,他起居舍人已经把头深深埋下去,认真书写,感觉到皇帝的目光落在己身,似乎还颤抖了一下。 赵家天子脸色一黑,顿感无趣。 这是在怕啥?他这不还是为了这个家么! 第297章 又是一年 腊月的东京城繁华依旧。 慈恩所在年节前获得了陛下的一点拨款, 用来给老幼妇孺置办一点年货。 东西不多,三两熏肉,两斤米, 五斤白面,少量盐和两斤毛线,折算下来, 每人能分到财货有一百文略多。 朱姑娘重新清点了一遍货物,按着名单, 把年货一个个地送出去, 让收货的人画押签字。 忙了一个上午,才堪堪发完, 她悄悄伸了伸胳膊, 保持着大家闺秀的礼仪, 微笑着与谢恩的老弱们告别,这才回到自己小书房, 脱去厚重的披风,大字形地摊在自家屏风后的小软塌上。 休息了一会, 她开始盘算年前还有什么事情, 年货已经发放了,孤儿们的住处也修缮了, 印画坊的账目已经清点完毕,给陛下的报表已经交上去了,新建的织校土地选址都已经确定,只是天冷, 要等开春再建, 价格会便宜很多…… 嗯, 好像都做完了? 年轻貌美的姑娘一下坐起来, 不由露出笑意,那她岂不可以准备一下沐休日子该怎么休息? 想到这,她一手撑起下巴,一手执笔,坐在桌案前,飞快地书写起来。 嗯,今年自家的薪资有一百二十多贯,该怎么花呢? 嗯,最好能入股的如今正在招股的蜀地轮机商行,虽然他们建设计划还在纸面上,但看好轮机的人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