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林道。 贾赦和这两个孩子也没什么话要说,随便交代了两句,就打发两个走了。 从贾赦这里出来,两人又去了梨香院给贾政请安道谢,贾政道:“去了国子监要好好学习,可惜,珠儿媳妇的父亲已经不在国子监担任祭酒了,不然倒是能照拂你们两个。” “我们不是小孩了,能自己照顾自己的。”贾琏道。 “嗯,去了国子监后不能惹是生非,尊重师长,认真念书,别给你哥哥丢脸,你哥哥可是大庆开国以来最年轻的状元,指不定会有人挑衅你们两个,正常的读书交流可以,如若是那种争强好胜的比拼,那是不可取的。”贾政道。 “老爷放心吧,我们两个肯定不会惹事的。”贾琏拍着胸脯打着包票。 贾政见状满意,道:“虽然我们不惹事,但是也不怕事,惹到咱们头上来了,也是要适当的反击的。” 贾琏答应了。 去见了贾赦和贾政,陈林再次感叹,荣国府最受宠的果然是自家师兄。 第二日,贾瑚正好休沐,上了早课,贾瑚就带着贾琏和陈林去了国子监。 国子监现在的祭酒姓杨,是吏部侍郎杨家的旁支,吏部侍郎杨家就是元春婆母的母家,在京城就是这样,七弯八拐的,都是姻亲关系。 贾瑚来了,自然是杨祭酒亲自接待的。 “这就是贵府的两个公子?果然是一表人才。”杨祭酒夸道。 “什么一表人才,就是两个榆木疙瘩,你们两个还不快些给杨祭酒行礼。”贾瑚道。 贾琏和陈林连忙给杨祭酒行礼。 “杨大人,我的两个弟弟就拜托您了!”贾瑚道。 “放心放心,都是亲戚,看在亲戚的份上,下官也定会好好看顾两位小贾公子的。”杨祭酒笑眯眯的。 听到杨祭酒这样说,贾瑚放心了,把人交给了杨祭酒,贾瑚便回府了。 于是,贾琏和陈林开始留在国子监念书。 时间过得很快,今年的京城异常的热闹,有些人家过年也没停下,乒乒乓乓的修建着省亲别院,就为了能第一个将自家的娘娘接回来,对于这些人家的激动,贾瑚所在的户部也异常的激动,因为这场狂欢,背地里赚疯了的是户部。 当然,这笔账并未直接进入国库,而是进了皇帝的私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毕竟户部不能光明正大的出去做生意,那这笔入账入户部的话,账面就平不了,只能进皇帝的私库,反正皇帝的私库已经是快要放不下了,这让皇帝和户部的官员终于是把心中的石头落了下来,这大概就是手中有银,心中不慌吧。 有些热闹注定是别人家的,省亲的事情与贾府无关,贾家关起门来开始过年了。 “妹妹,你知道吗?瑚哥儿说来年二月,公主就要开始选拔伴读了。”王夫人将薛母请了过来告诉她这个消息。一边说还一边打量着薛母的神情。 “真的吗?”薛母心中震动,表面却露出欣喜的笑容。 见薛母欣喜的模样,王夫人松了口气,看来自家妹妹并未打宝玉的主意,王夫人点了点头,道:“这是瑚儿给出来的消息,你可得让宝钗提前准备着。” “放心!姐姐,贵府的孩子们都喜欢什么礼物呀?宝钗的事情马上尘埃落定,我们家也在贾家打扰了这么久,等宝钗的事情结束,我们也要走了,走之前总得送一份礼物给这些孩子们才是。”薛母道。 “府上什么都有,用不着破费。”王夫人连忙道。 “那不成,府上有归有,我的心意是我的心意。”薛母道。 “那你看着准备吧,不用太贵,姑娘们就随随便便一两个首饰就行了,男孩们你送笔墨纸砚都行。”王夫人道。 从王夫人处回来,薛母的神情凝重,她是真的没想到这么快,公主的伴读选拔就开始了,不知道宝钗和宝玉相处的如何了,薛母忧心忡忡。 回到梅寒院,下人们禀报薛母,说薛宝钗在午睡,刚刚睡下。 薛宝钗睡着了,薛母自然没有打扰,只不过没想到,宝玉居然找上门来了。 “姨妈,宝姐姐呢?”宝玉给王夫人行了一礼,问道。 薛母眼睛一转,脸上露出了一个微笑,道:“不知道在屋子里做什么,你自己进去找吧。” 宝玉不疑有它,直接去了薛宝钗的房间。 贾宝玉进了薛宝钗的房间,只见薛宝钗躺在床上睡着了,贾宝玉准备改日再来,就看到薛宝钗的手臂露在外面,他走了过去,准备将被子给薛宝钗盖上,免得她着了凉,走近就看清了薛宝钗的手臂。 贾宝玉发现薛宝钗生的肌肤丰泽,雪白一段酥臂上还带着红麝串,让他想要摸一摸,贾宝玉脑海中不由得想起那日的梦。 最终贾宝玉还是没有摸,而是准备将被子给薛宝钗盖好,这时候薛宝钗缓缓的睁开了眼睛。 “宝玉,你怎么在?”刚刚苏醒的薛宝钗脸上带着一股子慵懒,让贾宝玉有些看呆了。 “怎么了?”薛宝钗伸手在贾宝玉面前晃了晃手,问道。 贾宝玉反应过来,道:“宝姐姐,你手上的红麝串给我看看。” “好!”薛宝钗将衣袖撸了上来,想要将红麝串褪下来,发现根本就褪不下来,薛宝钗道:“你就这样看吧,拿不下来。” 贾宝玉想了想,也行,他捧着薛宝钗的手看着红麝串,发现红麝串在薛宝钗手上戴着最美。 等贾宝玉看完了红麝串,薛宝钗才收回手,让莺儿给她更衣。 贾宝玉就站在宝钗房中,等着薛宝钗换好衣裳,等薛宝钗穿戴整齐,莺儿再将薛宝钗一直戴着的金项圈戴在薛宝钗脖子上。 “这个项圈宝姐姐带多久了?”贾宝玉问道。 “这个项圈是世外高人给的,和宝二爷的通灵宝玉是一对哟。”莺儿道。 “别瞎说。”薛宝钗连忙阻止莺儿道。 可是贾宝玉听清楚了,他来了兴趣,道:“为什么是一对。” 莺儿道:“宝二爷的玉上写着莫失莫忘,仙寿恒昌,而我们家小姐的金项圈上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难道不是一对吗?” 听莺儿这么说,贾宝玉恍然大悟,他将薛宝钗的金项圈接了过来仔细观摩了,发现确实是写着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贾宝玉道:“还真是这样,宝姐姐的金项圈是怎么来的?” 薛宝钗解释道:“是一个跛脚道人和一个癞头和尚给我的,我从娘胎出来就带了热毒,那两人便给了我冷香丸的秘方和这个金项圈。” 贾宝玉听了薛宝钗的话,也并未细想,他将金项圈还给了薛宝钗。 “宝玉今日来找我可有事儿?”薛宝钗问道。 贾宝玉不仅在这里看到《会真记》,又看到了《金瓶梅》等禁书,之前他要上课,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