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佩文学 > 其他题材 > 穿越之齐家 > 分卷阅读177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77(1 / 1)

乎一点儿也不担心。 “怎么了?”裴澈注意到他的视线。 江淼问:“你都不紧张的吗?万一他们说你画的不好怎么办?”他给裴澈的出的主意,相对于这些颇有深意的画作来说, 似乎显得有些俗气了。 “呵,这样的评价我也不是没听过,已经习惯了。”之前他就是因为夫子点评他的画作空具其形而无神而十分烦恼,才会注意到江淼的。现在他已经不觉得这没什么不好了。各花入各眼, 谁说这世上人人的喜好都得一致呢? 江淼略同情地看了他一眼, 被批评多了已经无所畏惧了吗? 二人交谈间, 点评的几人已经将视线投向了裴澈的那幅画作上。画里画的东西很多,最引人注意的还是图画正中那片金色的稻海,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稻草,谦虚地低下了头。稻海尽头,是三两个手持农具的老农,他们脸上挂着丰收的喜悦,嘴巴微张,似乎在说些什么。 此画一出现在众人眼中,便引来一片哄笑声。此时的人们一向喜欢托画铭志,像梅兰竹菊这些颇有风骨的植物,才是他们的心头好,何曾见过别人画乡村之景的?难不成他的志向是当一个躬耕于野的农人吗? “怕不是和他那商贩出身的夫人待久了,竟变得这样世俗。”有人低声说道,语气中满是“卿本佳人,奈何为贼”的叹息,听得江淼一阵无语。 “我觉得是他自知力有不逮,才另辟蹊径,特意画这样一幅画来掩饰他的缺点。你看,现在不就没人说他有形无神了。”这人是裴澈的同窗,似乎对他的不足之处十分了解。 围观的人们都在分析裴澈画这幅画的意图,只有江淼在欣赏这幅画。虽然画的是乡村之景,可无论从画功、布局还是色调来说,这都是一幅很好的作品。其中的人物不多,但浑身洋溢的喜悦之情却跃然纸上,让人觉得秋天不再是冷清凄凉的代名词,而是充满希望,带来喜悦的象征。 点评的人一直都没说话,等大家渐渐安静下来时,白胡子老头问道:“裴世子,你能否说一说,为何要画一幅这样的画吗?” 裴澈面对这位老者,有礼地拱了拱手,说道:“入秋之后,只要出了城门,满眼皆是此景,百姓们一年到头都十分忙碌,但秋收之时,却也是充满愉悦的。农耕乃一国之本,想到秋天,我脑海之中自然而然便浮现出此情此景,这才画了下来。” 那老头捋捋胡子,道:“赤子之心,尤为可贵。” 儒雅男子看着这幅画,将它拿了起来,颇为感叹地说道:“春种一粒粟,要经过多少风雨摧折才能做到秋收万颗子?百姓们在这上面挥洒的汗水是我等永远也想象不到的。” 江淼有些敬佩,这群人的解读能力真是专业的,不愧是文人,从这张图竟也能发散到社稷民生上去。不过有个好处,被他们这么一说,其他人想唱反调的也都偃旗息鼓了。毕竟一旦涉及到这个东西,出口的言论还是要注意一下的。 这幅完全不同于其他人的秋景图最终被评为上等,其他人纵使有不太服气的,也挑不出理由来反驳,只能作罢。 接下来,就到了这场中秋诗会的重头戏了—“以诗铭秋志”。 经过了前面的铺垫,大家心里对于要做什么样的诗已经十分清楚,刚一宣布,被派出来参加比试的人便伏案挥毫泼墨,从他们一气呵成的动作中可以看出,必定是做了充分的准备的。 裴澈本来参加的就是这一场,于是他也占了一张桌子在写,江淼站在外围,不知道他在写什么,但从他写字的动作中可以看出,他比别人都要慢一些,似乎有些字斟句酌的模样。 眼看着一柱香就要燃尽,江淼心里想着,该,叫你清高,不提前打听题目!脸上的表情却如实反应出忐忑的情绪。 “时间到!” 场中的众人停下笔鱼贯而出,只留下自己写的诗在里头。裴澈走在最后,他一出来,江淼便凑上去问:“你写完了吗?”焦急的样子就像是陪考的家长一样。 裴澈点头,笑着打趣道:“你为何如此紧张?没想到阿淼胜负欲竟这般强。”从他上一场比试开始,江淼便一直都是这样紧张的状态。 江淼翻了个白眼:“我还不是怕你输了下不来台。”他自己对于胜负什么的不是特别执着,上辈子听得最多的就是“友谊第一,比赛第二”,“重在参与,友好比赛”之类的口号。 裴澈拉过江淼的手,目光灼灼地看着江淼:“我就知道,阿淼是关心我的。” 江淼被他看得有些不自在,扯回手骂了句:“你抽疯啊?”裴澈被骂了也不恼,依旧以言语撩拨江淼。 韩秦一直注意着他们的动静,看到这一幕,不觉有些好笑,两个身份性格截然不同的人,相处起来竟是这幅模样。而且在他看来,他的好兄弟裴澈似乎才是陷得更深的那一个。 因为诗作不比其他,需要从韵律格调等方面仔细分析才能评判,若众人在侧围观,恐怕会扰乱他们的思绪,于是信阳侯吩咐下人在不远处的一间花厅里摆了茶点,请其他人先过去暂作休息。 江淼跟着他们过去,发现里面至少摆了一二十种茶点,还有很多的干果蜜饯及时令水果。在其他人喝茶聊天的时候,他几乎把桌上所有的东西都尝了一块,快乐得就像是掉进米缸的老鼠一样。 其实这些东西,江淼不是买不起,只是他素来节俭,从不会一口气买这么多种类的吃食放在家中。这里没有冰箱,食物储存不易,一次性买太多,就会坏掉。吃过一次亏的江淼立刻吸取了教训,从此吃多少买多少,再不肯多买。 “瞧他那幅样子!”有人小声嘀咕,“活像没吃过东西。” “小门小户出来的,自是比较看重口腹之欲。”另一人看似理解,实则姿态高高在上。 “难道忠国公府这般落魄了,连吃食都不给他们夫人准备好?”有人发出这样的疑问。 就在他们讨论得津津有味时,耳边突然响起一个声音。 “内子就不劳各位操心了,奉劝各位先学一学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论人非是什么意思吧。”裴澈脸上满是嘲弄之色,看着这些喜欢背后道人是非的人。 刚刚说话的人一僵,反唇相讥道:“正人先正己,若不是令正举止不当,又怎会引起他人非议?” “何为举止不当?”裴澈沉下脸。 “休憩时理当静品香茗,修养其身心,不应看重口腹之欲,才是大家风范。令正一进来,便吃个不停,此等小家子气,简直有碍观瞻。”那人侃侃而谈,这样的言论竟也引得不少人赞同。 江淼看见裴澈被人围着后挤过来,刚好听见这句话,不由一怔,随即开口问道:“你是在说我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