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起来:“像无人机社、机器人社他们不就是这么做的嘛,还要社员交钱呢,大不了我们不收钱, 就是提供一个锻炼实践的机会嘛!” 广陵大学的无人机社与机器人社都是学生出于兴趣爱好自己组建的, 入社的也都是同好者。鉴于他们的活动需要用到桨叶、摇杆、传感器、执行器等为数不少的零件, 所以确实需要社员缴纳一定的费用, 甚至这笔费用还不少。 可许东阳想到的是人才问题:“就算我们不收钱吧,那能招到什么有用的人呢?”本科阶段的学生怎么说也是能力有限啊。 季知行不赞同他的观点:“我觉得未必, 咱们不也才大二嘛,也从零开始设计出了这么个有价值的项目。” 广陵大学好歹也是个985, 即使被戏称为末流985, 但不代表学生水平就低了, 学霸还是很多的。比如化院已经连着两年拿到了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一等奖了,数院一位大四的学姐迄今为止已经发了三篇SCI论文了。再比如他们物院大四的赵毅、孙珥,这一次若不是被范永杰连累,至少也能拿个国二。 季知行继续说:“当然,要跟硕士生、博士生或专业的研究员相比,肯定是有一定差距的。但是起步探索阶段有很多基础性的东西要做,也基本都是在试错,也许用不上水平太高的人才。” 还未走上社会的本科生们或许没有太多经验、没有太深厚的知识,但胜在有热情,敢想敢干。有时候灵机一点比焚膏继晷要重要得多。 组建社团还有个优势在于可以跟学校申请一个固定的活动室作为他们的据点,这就又省了租用办公室的钱。 当然,这些考量都是基于他们现阶段没有太多的启动资金,钱要花在刀刃上,起步阶段不是一定就得人才、设备、实验室一步到位,即使是施言世他们的专业实验室也经历过租用民房的草创阶段。所以,他们等后面试出了大概方向,再招聘有经验有水平的研究员、租用专业的实验室也不迟。 林朗见季知行站他,马上就抖起来了:“看吧,我就说我的主意很不错的。” 许东阳想了想,也觉得这个方法可以试一试。 季知行补充道:“但是,我们的项目毕竟是商业性质的,简单模仿无人机社、机器人社肯定是不行的,还得考虑怎么样让社员享有适当的利益,不然恐怕会招来很多非议。” “千头万绪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我们三个都没有任何经验,我建议创业的事情可以先不急着起步,至少先花一段时间查阅资料学习学习。而且当下,我们还有一件更紧迫的事情要做。” “是什么?”林朗、许东阳异口同声地问道。 “期末考!” 现在都12月底了,再过十几天就要期末考了。季知行这段时间一直也没放下功课,但林朗、许东阳要补缺补漏的地方恐怕还挺多。 林朗“嗷呜”一声倒在地上:“苍天啊!你为什么要让我想起来这件事!” 季知行轻轻踹他一脚:“掩耳盗铃有个P用啊!给我滚起来去学习!” 在他们摘得国一获得保研资格后,陈导就找他们谈过了,他们可以不按部就班地再读两年半,什么时候修完了本科阶段的学分,什么时候就可以升研了。 况且,他们现在还算幸运地设计出了零重力座椅项目,但以后研究项目理论的实际运用肯定还会遇到更多的困难,所以还是要继续汲取知识。 三人商议之后,决定现阶段先把期末考放在第一顺位。至于创业的事暂时推迟到下学期,寒假期间有充分的时间可以多查查资料。 因为之前主任还帮他们组织企业代表竞价,所以既然决定了暂时不卖专利权,季知行就找到办公室,专门告诉主任一声。 主任听说了他们的决定之后有些惊讶:“这样啊,你们考虑好了就行,也得跟家人好好交代一下。” 其实作为一个中年男人,主任内心是不太看好季知行他们的创业选择的。项目是好项目,但要把这个好项目变现不知道得花多少时间多少功夫。若是他自己,专利权一卖,就可以躺在钱上舒舒服服地过下半辈子了,哪里愿意搞得那么麻烦。 不过主任也理解季知行他们的选择,年轻人嘛,就是有冲劲有闯劲,他们有充分的试错时间可以去浪费。 在告诉过主任之后,季知行又打了个电话给施言世,施言世也表达了鼓励之意,还说创业过程中如果有什么困难可以联系他,听起来好像有注资的意思。 不过现在考虑这些还太早了,他们三个连股份分配比例都不清楚怎么搞。 原本等着看季知行他们的项目最后能卖出什么天价的吃瓜群众惊讶地发现,310宿舍拒绝了所有的公司,然后抱着大二的课本开始泡图书馆了。 “他们的专利是已经卖了还是还没卖啊?” “我听林朗说好像暂时不打算卖了,下学期再说。” “这是想要继续待价而沽吗?八千八百万还不满意啊?” “这心也太飘了吧?” “我反倒是觉得他们不简单呢,竟然还能静得下心沉得住气来备考。” “备什么考?他们不是已经有保研资格了吗?还是要考编?” “楼上的你是旷课旷了多久啦,期末考啊!” “靠!” “哇擦!” 好多平时一直很疏懒的学生这才意识到,期末考就快到了。 季知行本来想拖着林朗、许东阳一起泡图书馆的,但是“光之诅咒”他们俩扛不住,其他位置又因为现在已经到了考研党的最后冲刺阶段,不早起肯定是占不到的。 林朗说,他为了竞赛的事已经早起两个月了,再继续下去就要猝死,坚决不肯早起。许东阳也因为竞赛的事有些身心俱疲了,也想每天至少能睡到自然醒。所以,三人结伴了几天后,最后还是季知行一个人天天早起到图书馆报道。 其实对于课内知识,季知行在上课的时候已经充分地理解掌握了。所以他这几天其实一直在读系统开的书单上的书。 在二级阶段,系统开的书单囊括大三大四的课本,还有课外的二十几本书。 季知行这段时间在竞赛间隙见缝插针地看,也还剩下□□本。所以他最近一直在抓紧时间完成这几本书的阅读任务,没有课的时候基本就都待在图书馆。 “同学,已经到闭馆时间了。”图书馆管理员轻声提醒着馆内剩下的最后一名学生。 “啊?”季知行这才从知识的海洋中回到现实来。他看了看手机,已经十点了,“抱歉,我这就离开。” “不要紧,你慢慢收拾。”图书馆管理员和蔼地看着季知行,他当然也认出了最近学校里的风云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