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长佩文学 > 其他题材 > 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 > 分卷阅读149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49(1 / 1)

了食材新鲜之外,火候精准,刀功精妙,盘中几乎每一件食物都挑不出什么毛病。 明远与史尚都纷纷赞好,而向华吃得连头都不抬。 “看起来,这位黄厨,确实有些本事。” 明远给出了自己的评价。 的确,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黄厨想要把控住长庆楼的厨房,从而拿捏住的长庆楼的东家,自己本身的业务技能显然需要很过硬。 明远心想:如果他是一名汴京城中的寻常食客,可能会很乐于品尝到黄厨烹饪出的食物……对了,如果能不总是“挨饿”就更好了。 “郎君!” 忽听一个怯生生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开口的是一个十八九岁的女郎,姿色中上。她头戴绢花,穿着一身俗艳绮丽的衣裙,领口开得颇低,怀中抱着一枚琵琶。 虽然已过立秋,“秋老虎”威力尚在,汴京城中依旧颇为暑热。这名女郎额上脸上的脂粉受到汗水影响,显得有些斑驳。 她却丝毫不觉,尽力摆出最为妩媚动人的笑容,上来就直接坐在明远身边,挤了挤,向明远抛出一个媚眼,尽管那眼中的疲色一览无遗。 明远:原来又是一个文艺界的打工人啊! “你来做什么?” 一旁的酒博士厉声训斥:“这里不是你来的地方。” “博士莫赶,莫赶……” 女郎吓了一大跳:“刚刚见到有个‘闲汉’进出,奴便以为这长庆楼新改了规矩。” 明远在一旁已经听明白了。 这名女郎,应该是个不请自来的歌妓。 汴京的大小酒楼里,店外进来讨生计的闲人原本颇为常见。 有些是年轻耐看的小郎君,见到穿戴周正些的客人,便会主动上前斟酒倒茶,也会唱点小曲,甚至还会给客人送上一点水果、香袋之类的小礼物。 这种人被成为“厮波”。 另有抱着琵琶等乐器的歌妓,也会主动跑来客人桌前唱曲。通常客人会送点小钱,算作酬劳。这些女性则被称为“劄客”①。 但很明显,长庆楼原本是严禁这些“外来人口”进入长庆楼的,一来为了彰显酒楼的清高,二来也为免影响生意。谁曾想,今天明远一来,就随口先叫了个“闲汉”,坏了这规矩,其他人见状就跟着进来了。 年轻的“劄客”女郎似乎很怕这名酒博士,抱着琵琶就要走。 明远却闲闲地开了口:“博士,与人方便与己方便。这小娘子既然已经坐在我着身边了。我便听她唱一曲,一曲便好,这应该无妨吧?” 酒博士见到明远坚持,便也不好再说什么,冲那歌妓使了个眼色,示意她快唱快走,然后便转身离开,去传菜的地方守着。 歌妓明显地松了一口气,手挥五弦,琵琶发出一段叮叮咚咚的旋律。 向华还从来没有近距离见过这样的美人,瞬间看呆了。 歌妓抿嘴一笑,又将身体往明远那边稍微挤了挤。 明远丝毫不露行迹,往史尚那个方向挪了挪,视线避开那名歌妓的衣领。 歌妓各种场面见得多了,如此便知明远对她全然没有其它意思,竟然真的是要正正经经地听她唱一曲而已。 女郎心里感激,左手一紧,右手连拨,随着琵琶声流淌而出,这歌妓曼声唱道:“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这是范仲淹的名篇《苏幕遮·怀旧》。明远在陕西时就听人传唱过。听着歌妓唱得歌喉婉转,忍不住也跟着轻声相和,“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这怎么回事?” 一声中气十足的喊声从长庆楼深处响起。 “铮”的一声,歌妓的琵琶声从中断绝。女郎煞白着一张脸站起身。 另一边,酒博士在拼命冲女郎使眼色,示意她赶紧离开。 酒博士身后,一个身高七尺,膀大腰圆的年轻汉子正瞪着眼望着他们这边。 这大汉穿着一件麻布圆领袍,袍子上依稀可见一片油渍。他手里还拿着一柄木制的锅铲,举得高高的,似乎随时要往空中挥动。 大汉身边,站着一个穿着道袍的男人,大袖飘飘,一副仙风道骨的模样。他的两边袖子上有用绳子束起的痕迹,显然是做事时需要束袖,现在则将袖子放下来。 但他周身干干净净,没有半点油渍,甚至不带什么烟火气。 女郎认得此人,连忙躬身道:“黄仙人……” 明远与史尚对视一眼:原来这位就是汴京城中有名的厨子“黄仙”。 明远更是想:愣是给自己拗出个“仙子”人设出来,这个黄厨……有些头脑啊!只是未免太不尽人情,不让这些倚仗着酒楼生意的升斗小民讨口饭吃。 “还不快滚!” 旁边大汉脸上的肥肉似乎都在因为怒气而跳动。 歌妓似乎是在长庆楼的积威之下,早已顺从无比,抱着琵琶,转身就跑。 明远开口:“且等一下。” 他转向向华。 向华乖觉地从怀里掏出两串铜钱,递给那女郎。 女郎吓得脸色发白,但还是从向华手中接过了钱串子,又深深冲明远行了一礼,然后抱着琵琶,逃也似地溜出了长庆楼。 “唱一支小曲,就有两串钱。”膀大腰圆的帮厨在那里嘀咕,“这钱也太好挣了吧!” 这时黄仙却背了双手,缓步踱至明远身边,眼光在桌上一扫。 还不错,每一道菜都动过了,他和帮厨们比较拿手的几道,盛菜的盆碟都已经见底了。 但是这桌客人没有点“黄雀酢”。 这黄厨便上前,向明远点了点头。 明远也温和地颔首,以示还礼。 他听史尚说过,在汴京城中,几位名厨的地位颇高,大概类似后世的那些明星厨师。相应的,这些名厨有的便脾气大,行事挑剔,甚至会挑剔到客人身上。 明远没打算摆架子,因此表现得始终很和气。 但那黄厨马上就察觉不对,他看见了几个从外头送进来的盘子,显然是这桌客人在等候之余,又另外叫了外头小店的其它菜肴。 黄厨两条细长的眉毛顿时徐徐地拧起,眼光颇为不善地在明远等三人脸上一转。 明远无所谓,心想:你这酒楼能把客人饿个半死,就不兴我去外面买两个包子吗? 谁知黄厨一见明远身边的向华和史尚,穿着都是寻常衣裳,打扮成随从和伴当的模样,这黄厨更不乐意了。 “长庆楼的菜式在汴京城中享有盛誉,不是寻常人能品尝到的。” 黄厨话一出口,史尚脸色就变了。 向华年轻懵懂,不知道其他人在打什么机锋,因此幼小的心灵丝毫没受到伤害。 明远便施施然起立,淡笑着道:“我的舌头也比较刁,不是什么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