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却是大宋的律条刑律。 这考试的目的并不是为国家筛选人才——毕竟参加考试的都是已经有了官身的人。 铨试的目的只是为了确保官员上任,不会出什么大篓子。 因此种建中一路上京,手不释卷,看的也不再是四书五经,而是各种律条,以及各州县历年来对一些大案要案的侦办、审讯的经过和最后宣判的结果。 如果种建中通过“铨试”,那么他就需要在京中等上一阵,等待分配工作岗位,即“差遣”。如果不幸未能通过,那么种建中就只能重返陕西,好好磨练,等上个一两年后,再次进京参加铨选。 这铨试也不像是科举考试那样有固定日子,而是一年四季都有。通常来说,候选官员抵达汴京以后,就去中书省报到,等候通知。中书省自会通知候选考生前往考试。 很快,种建中铨试的日子就定下来了。 明远与种建中同住一院,亲眼目睹种建中刻苦地进行各种考前复习。 他没好意思让种师兄多分心,因此每天的扎马步和拉弓练习都能保质保量完成。完成之后就老老实实地避到驿馆外头去,免得自己打扰到种建中复习备考。 这时已是三月上旬,汴京城内外春意盎然。 这天正是种建中铨试的日子,明远和李驿丞一早将种建中送出驿馆,预祝他“马到功成”。之后明远回来,将他那几本名贵的洛阳牡丹照料了一番,才带着向华出门。 他走出驿馆,便察觉不对。 汴京的街面上到处是蠢蠢欲动的气氛,越是靠近朱雀门附近的御街就越是如此。 明远甚至看见好几家备了车马候在道旁,车马附近围着一圈身强马壮的家丁,正气势汹汹,虎视眈眈地守在路旁。 明远便向路边一名白发苍苍的行人发问:“老丈,今天是什么日子?怎么街道上人这么多?” 那名老汉眯着眼,笑望着明远说:“今天是礼部试放榜的日子啊!小郎君,请恕小老儿眼拙,你难道不是今年的士子?” 明远吃惊:原来今天竟然是科举考试放榜的日子。 他赶紧摇摇头,笑着道:“您看我,哪里像哟!” 那老汉却笑着伸手指指御街尽头:“正是那里放榜,甭管考与不考,小郎君都不妨去那里看看,沾沾喜气,没准又‘另有’好运呢?” 明远可没听出这老汉的言下之意。 他心里第一个念头是:不妨去看看热闹,沾沾这“金榜题名”的喜气,希望种建中也能毫无意外地顺利通过铨试。 于是他向那名路人拱拱手,带着向华,向御街尽头人头攒动的地方大步走去。 他可不知道,在他身后,那名老汉正按捺不住在偷笑,笑过又感叹:“看这小郎君一副相貌,又文质彬彬、待人谦和有礼,就算没中进士,也一准有小娘子喜欢。” 明远越是靠近礼部试放榜的地方,就越是觉得前进艰难。 这里简直是人山人海,道路都被挤了个水泄不通。这种对考试结果的极大热忱,是在本时空各种查分都靠上网的明远从未经历过的。 他一面走,一面听身边的人陈述今早三更就来这里“等放榜”的经历。不知不觉间,明远就与向华隔开了一段距离。 再走几步,明远听见有人大声恭喜,应当是有今科的士子在榜单上找到了自己的名字,身边的同伴正在向他贺喜。 而明远却觉得有无数眼光朝自己这边转过来,这些目光都无比热切,像是要将明远一口吞掉似的。 “这位小郎君——” 立时有一名身材高大,衣着光鲜,下巴上有一枚黑色痦子的中年男人迎了上来,向明远拱手:“这位小郎君……” 谁知马上有人拦住这中年男人,将他向旁边推了推,说道:“且让让,我家小娘子可是有五千贯的嫁妆。” 原本那中年男子理直气壮,又将他在明远面前的位置抢了回来:“五千贯算什么,我家女儿有八千贯的陪嫁……” 他们身后顿时有人高声喊:“且慢,我家小娘子至少有一万贯的陪嫁!” “一万贯?” 早先两人闻言已经是脸色刷白。 “咦,人呢?” 这几个你争我抢的方才醒过神,发现刚才人群中那个相貌绝好的小郎君已经不见了。 此刻明远却已经被人“抢走”了。 早先他听人忽然讨论起小娘子们的嫁妆,正一头雾水,突然斜刺里挤出两个壮汉,来到明远身边,一左一右将他护住,大声道:“原来郎君在这里,倒叫我们好找——” 明远:……我认识你们吗? 还没有等他开口解释,身边又有人挤了过来,看样子想要搭话。两个壮汉见状,顿时一人一边,挽着明远:“走起!” 人高马大的壮汉,立刻将人群分开,架着明远,迅速向与放榜处相反的方向挤过去。 明远依稀见到向华的那张小脸在人群中一晃而过,他却无法挣脱这两个壮汉,只能大声喊:“向华——驿馆见!” 因为汴京城里人太多,明远早就和向华约好,万一走散了,就各自回到驿馆里会合。现在他也不知道向华这小子听没听见。 他被两名大汉“挟持”着,挤出人群向外走。 其中一人一面走一面对明远说:“郎君千万勿怪,这是管家吩咐下来的。只盼着能令郎君少些麻烦……” 明远一听,觉得身边这两个汉子虽然看着是粗人,但吐属很是文雅有礼,不像是有恶意的样子。 “你们知道我是谁……” 明远刚说了半句,耳边又传来一阵惊叫:“那里,那里有人中了!” 顿时脚步身响起,乌泱泱的人群顿时向那边移动。 明远忽听身边不远处一个清脆的少女声音响起:“阿爹,快去捉个绿衣郎来啊!” 原来如此! 至此,明远总算弄明白是怎么回事了——这就是汴京人民喜闻乐见的公开相亲活动,北宋版的“非诚勿扰”,另有一个名字,叫做“榜下捉婿”。 那少女声音喊着的“捉个绿衣郎”,就是指去捉个及第的进士回来——考中进士便是有了官身,至少有一件青绿色的官袍可以穿。 明远循声望去,刚好看到一名妙龄少女,正从泊在路边的一座马车中探出身来。明远的视线刚好和那少女对上,妙龄女郎很明显地眼神一呆,显然是没有想到,竟然在人群中可以见到明远这样年轻俊俏的儿郎。 少女顿时指着大喊:“爹,阿爹啊!这边有一个俊的……” 身边的两名大汉见势不妙,立即一左一右,挟着明远,飞速挤出人群。 明远高声道:“别啊!我可没有考中进士,你们是不是找错人了!” 好些锁定他的目光便就此转开。